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的影响因素及非对称效应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2-14页
1. 绪论第14-24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4-15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5页
    1.2 相关文献的回顾第15-21页
        1.2.1 基差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1.2.2 基差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研究第19-2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3.3 技术路线第22-23页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3-24页
        1.4.1 本文的创新点第23页
        1.4.2 本文的不足第23-24页
2. 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的概述第24-36页
    2.1 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第24-32页
        2.1.1 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标的第25-27页
        2.1.2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特性和功能第27-32页
    2.2 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第32-36页
        2.2.1 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的特性第32-33页
        2.2.2 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与套保第33-34页
        2.2.3 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与套利第34-36页
3. 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的影响因素第36-63页
    3.1 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第36-44页
        3.1.1 宏观经济的影响第36-37页
        3.1.2 持有成本的影响第37-42页
        3.1.3 交易成本的影响第42页
        3.1.4 其他因素第42-44页
    3.2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44-62页
        3.2.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第44-45页
        3.2.2 相关描述性统计第45-50页
        3.2.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第50-62页
    3.3 本章小节第62-63页
4. 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的非对称效应第63-88页
    4.1 相关模型介绍第63-71页
        4.1.1 ECM-GARCH第63-65页
        4.1.2 对称效应模型第65-67页
        4.1.3 非对称效应模型第67-68页
        4.1.4 本文所采取的模型第68-71页
    4.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1-77页
        4.2.1 数据来源与选取第71-72页
        4.2.2 描述性统计与诊断第72-77页
    4.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第77-84页
        4.3.1 模型的估计方法第77-78页
        4.3.2 模型的估计结果及分析第78-84页
    4.4 在套期保值中的运用第84-86页
        4.4.1 动态对冲比率的计算第84-85页
        4.4.2 套保效果的比较第85-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8页
5.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附录第94-99页
后记第99-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表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间资本进入地方金融领域的制度变迁与发展模式研究
下一篇: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