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1.2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谐波问题 | 第8-12页 |
| 1.2.1 三相四线制系统谐波的危害 | 第9-10页 |
| 1.2.2 三相四线制系统谐波的治理 | 第10-12页 |
| 1.3 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1.3.1 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1.3.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13页 |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三相四线制三电平有源滤波器的构成及原理 | 第16-20页 |
| 2.1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电路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6-17页 |
| 2.2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检测方法及原理 | 第17-20页 |
| 第三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方法的研究 | 第20-32页 |
| 3.1 基于瞬时无功 i_p-i_q的谐波检测方法 | 第20-24页 |
| 3.1.1 瞬时无功功率原理 | 第20-22页 |
| 3.1.2 i_p-i_q检测方式 | 第22-24页 |
| 3.2 基于 FFT 的谐波检测方法 | 第24-27页 |
| 3.3 基于 i_p-i_q与 FFT 两种检测方法的直流侧电压控制 | 第27-32页 |
| 3.3.1 数字 PI 调节器与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27-29页 |
| 3.3.2 基于 i_p-i_q检测的直流侧电压控制 | 第29页 |
| 3.3.3 基于 FFT 检测的直流侧电压控制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仿真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32-42页 |
| 4.1 MATLAB R2007b 软件简介 | 第32页 |
| 4.2 基于 i_p-i_q谐波检测方法的仿真实验 | 第32-34页 |
| 4.2.1 i_p-i_q检测方法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 4.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 4.3 基于 FFT 的谐波检测方法的仿真实验 | 第34-37页 |
| 4.3.1 FFT 检测方法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 4.4 基于 i_p-i_q与 FFT 两种检测方法的直流侧电压控制仿真 | 第37-42页 |
| 4.4.1 直流侧电压控制的仿真模型 | 第37-38页 |
| 4.4.2 直流侧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 第五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 第42-54页 |
| 5.1 三相四线制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总体设计 | 第42-43页 |
| 5.2 基于 DSP 的有源滤波器谐波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43-49页 |
| 5.2.1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芯片简介 | 第43-46页 |
| 5.2.2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外围电路设计 | 第46-49页 |
| 5.3 基于 DSP 的有源滤波器谐波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53页 |
| 5.3.1 CCS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9-50页 |
| 5.3.2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 5.3.3 下溢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51-52页 |
| 5.3.4 电压、电流调节运算子程序 | 第52-53页 |
| 5.4 实验结果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