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1 前言 | 第15-35页 |
·抗药性杂草的发生与发展 | 第15-17页 |
·杂草抗药性的机理 | 第17-18页 |
·杂草对ACCase 抑制剂类的抗性 | 第18-27页 |
·乙酰辅酶A 羧化酶的分类及定位 | 第18-19页 |
·乙酰辅酶A 羧化酶的功能 | 第19-20页 |
·植物ACCase 的酶学性质 | 第20-21页 |
·植物ACCase 基因 | 第21-22页 |
·植物质体ACCase 的亚基及其基因 | 第22-23页 |
·植物质体ACCase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第23页 |
·植物质体ACCase 与除草剂的作用方式 | 第23-24页 |
·杂草对ACCase 抑制剂抗性的发生与发展 | 第24-27页 |
·稗草的生物学特性及抗性稗草的发生和发展 | 第27-28页 |
·精喹禾灵简介 | 第28-29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 | 第29-33页 |
·实时定量PCR 的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实时定量PCR 的应用领域 | 第31-32页 |
·实时定量PCR 的数据分析 | 第32-33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3-3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60页 |
·黑龙江省大豆田稗草对精喹禾灵抗性水平测定 | 第35-36页 |
·供试材料及药剂 | 第35-36页 |
·抗性水平测定 | 第36页 |
·种子生物测定法 | 第36页 |
·整株生物测定法 | 第36页 |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不同抗性水平稗草代谢酶和保护酶活性差异研究 | 第36-39页 |
·供试药剂和生化试剂 | 第36-37页 |
·试验用主要仪器 | 第37页 |
·供试材料的准备 | 第37-38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酶活性测定 | 第38页 |
·溶液配制 | 第38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提取 | 第38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测定 | 第38页 |
·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测定 | 第38页 |
·溶液配制 | 第38页 |
·酶液的提取 | 第38页 |
·POD 酶活性的测定 | 第38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测定 | 第38-39页 |
·溶液配制 | 第38-39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的提取 | 第39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的活性测定 | 第39页 |
·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测定 | 第39页 |
·溶液配制 | 第39页 |
·酶液的提取 | 第39页 |
·酶活性的测定 | 第39页 |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高抗生物型RR 靶标酶ACCase 对精喹禾灵敏感性研究 | 第39-42页 |
·供试药剂和生化试剂 | 第39-40页 |
·仪器与用具 | 第40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0-41页 |
·供试杂草 | 第41页 |
·ACCase 的提取与纯化 | 第41页 |
·ACCase 的活性测定 | 第41-42页 |
·数据分析 | 第42页 |
·高抗生物型(RR)与敏感生物型(SS)的靶标酶基因差异研究 | 第42-52页 |
·菌株与载体 | 第42页 |
·酶与试剂 | 第42-4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页 |
·常用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 第43-44页 |
·稗草总RNA 的提取和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44-46页 |
·稗草总RNA 的提取 | 第44-45页 |
·稗草总RNA 得率及纯度检测 | 第45页 |
·稗草总RNA 完整性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45-46页 |
·稗草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46页 |
·稗草质体ACCase cDNA3'和5'端扩增(RACE) | 第46-51页 |
·RACE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48-49页 |
·目的条带凝胶电泳检测 | 第49页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49-50页 |
·PCR 回收产物的连接 | 第50页 |
·PCR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50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与测序 | 第50-51页 |
·稗草质体型ACCase cDNA 全长的扩增 | 第51-52页 |
·稗草质体型ACCase cDNA 全长的引物设计与扩增 | 第51-52页 |
·稗草质体型ACCase cDNA 全长的鉴定分析和突变位点的查找 | 第52页 |
·高抗生物型(RR)与敏感生物型(SS)的靶标酶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 第52-60页 |
·供试药剂及生化试剂 | 第52页 |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供试杂草 | 第52页 |
·RNA 的提取以及反转录 | 第52-54页 |
·RNA 的提取 | 第52-54页 |
·RNA 完整性、纯度和浓度测定 | 第54页 |
·荧光定量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54-58页 |
·稗草内参肌动蛋白β-actin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54-56页 |
·内参基因以及目的基因的引物设计与验证 | 第56-58页 |
·内参基因以及目的基因的引物设计 | 第56-57页 |
·内参基因以及目的基因的引物常规PCR 验证 | 第57页 |
·内参基因与目的基因引物的融解曲线分析 | 第57-58页 |
·内参基因与目的基因引物的扩增效率验证 | 第58页 |
·应用SYBR Green 方法分析RR 和SS 在不同施药时间的靶标酶基因表达 | 第58-6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0-74页 |
·黑龙江省大豆田稗草对精喹禾灵抗性水平 | 第60-62页 |
·不同抗性水平稗草代谢酶和保护酶活性差异 | 第62-65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活性差异 | 第62页 |
·保护酶活性差异 | 第62-65页 |
·高抗生物型RR 靶标酶ACCase 对精喹禾灵敏感性研究 | 第65-67页 |
·高抗生物型(RR)与敏感生物型(SS)的靶标酶基因差异研究 | 第67-71页 |
·RNA 的纯度和完整性分析 | 第67页 |
·稗草质体型ACCase cDNA 全长的获得与鉴定分析 | 第67-70页 |
·RR 型稗草真核质体型ACCase cDNA 突变位点的确认 | 第70-71页 |
·高抗生物型(RR)与敏感生物型(SS)的靶标酶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 第71-74页 |
·稗草内参肌动蛋白β-actin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71页 |
·内参基因以及目的基因引物设计与验证 | 第71-73页 |
·内参基因及目的基因引物普通PCR 验证 | 第71-72页 |
·内参基因与目的基因引物的融解曲线分析 | 第72页 |
·内参基因与目的基因引物的扩增效率验证 | 第72-73页 |
·RR 和SS 在不同施药时间的靶标酶基因表达分析 | 第73-74页 |
4 讨论 | 第74-81页 |
·黑龙江省大豆田稗草对精喹禾灵的抗性水平 | 第74-75页 |
·稗草对精喹禾灵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75-76页 |
·稗草对精喹禾灵的靶标抗性研究 | 第76-78页 |
·稗草对精喹禾灵抗性的分子机制(基因突变) | 第78-79页 |
·靶标酶的过量表达与稗草对精喹禾灵抗性的相关性 | 第79-81页 |
5 结论 | 第81-83页 |
6 参考文献 | 第83-99页 |
7 致谢 | 第99-100页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0-101页 |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