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设备、雷达站论文--雷达接收设备论文--数据、图像处理及录取论文

中层径向辐合特征在强对流天气中的识别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第12-17页
    2.1 多普勒气象雷达的工作原理第12-13页
    2.2 多普勒雷达平均径向速度第13-15页
    2.3 平均径向速度的应用第15-16页
    2.4 多普勒雷达产品—径向速度图第16页
    2.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三章 强对流天气与中层径向辐合特征(MARC)第17-25页
    3.1 强对流天气第17-21页
        3.1.1 对流风暴第17-19页
        3.1.2 强对流风暴第19-21页
    3.2 中层径向辐合特征(MARC)第21-24页
        3.2.1 中尺度辐合/辐散流场第22-23页
        3.2.2 中层径向辐合特征—MARC第23-24页
    3.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四章 径向速度剖面图的实现第25-36页
    4.1 雷达径向速度图的垂直剖面图第25页
    4.2 径向速度剖面图的绘制方法第25-30页
        4.2.1 数值微分法(DDA 法)第27-29页
        4.2.2 根据三角形角边公式生成直线第29-30页
    4.3 插值算法第30-35页
        4.3.1 剖面图中与各仰角对应的网格点在雷达球坐标系中的位置第30-31页
        4.3.2 仰角层之间的插值算法第31-35页
    4.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MARC 特征的识别及最佳剖线位置的确定第36-52页
    5.1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第36-40页
        5.1.1 相邻像素第37-38页
        5.1.2 邻接性、连通性、区域与边界第38-39页
        5.1.3 距离度量第39-40页
    5.2 MARC 的识别第40-44页
        5.2.1 径向速度图剖面图简介第40-41页
        5.2.2 MARC 特征对应的图像特征识别第41-44页
    5.3 剖线方向第44-47页
    5.4 MARC 特征阈值的确定第47-48页
    5.5 MARC 特征应用—大风预测第48-50页
    5.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6.1 总结第52页
    6.2 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地下传感器网络信道模型在NS2仿真平台上的实现
下一篇:0.5~1.2V 65nm工艺下具有人眼成像特性的CMOS DPS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