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1.前言 | 第14-21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现有文献的综述 | 第15-17页 |
·关于避税涵义的研究 | 第15页 |
·关于避税性质的研究 | 第15-16页 |
·关于企业避税行为的研究 | 第16页 |
·关于偷逃税行为的研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7-19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9-20页 |
·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 第20-21页 |
2.避税行为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30页 |
·避税概念的界定 | 第21-24页 |
·国际组织对避税的界定 | 第22页 |
·主要发达国家对避税的界定 | 第22-23页 |
·我国对避税的界定 | 第23-24页 |
·避税行为的法律属性 | 第24-27页 |
·避税合法论 | 第24-25页 |
·避税违法论 | 第25-26页 |
·避税脱法论 | 第26-27页 |
·避税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第27-30页 |
·避税与节税的关系 | 第27-28页 |
·避税与逃税的关系 | 第28-30页 |
3.我国个人所得税避税的主要方式 | 第30-36页 |
·利用费用扣除标准的差异避税 | 第30-31页 |
·选择不同的适用税率避税 | 第31-32页 |
·个人费用企业化避税 | 第32-33页 |
·分次申报避税 | 第33-34页 |
·通过选择纳税人身份避税 | 第34-36页 |
4.个人避税行为的动因分析 | 第36-49页 |
·Lewin行为模型 | 第36-37页 |
·个人避税行为的内驱力分析 | 第37-44页 |
·个人的内在需要 | 第38-42页 |
·个人的纳税意识 | 第42-44页 |
·个人避税行为的诱因分析 | 第44-49页 |
·税法本身漏洞 | 第44-45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45页 |
·纳税人的相互影响 | 第45-47页 |
·纳税遵从成本 | 第47-49页 |
5.个人避税的行为空间分析 | 第49-62页 |
·避税与反避税的静态博弈 | 第49-58页 |
·模型假设 | 第49-50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模型分析 | 第51-54页 |
·模型结论 | 第54-58页 |
·对静态博弈分析结论的修正和补充 | 第58-62页 |
·考虑查处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税收遵从成本的影响 | 第60-62页 |
6.结论与对策 | 第62-7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避税行为产生的必然性 | 第62-63页 |
·避税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 第63页 |
·建议 | 第63-74页 |
·完善个税税制,弱化避税诱因 | 第64-69页 |
·加强税收征管,压缩避税空间 | 第69-71页 |
·完善纳税环境,提高纳税遵从度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