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我国公司法中保护公司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8页 |
| (一) 我国公司法中保护公司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现状 | 第11-14页 |
| (二) 我国公司法中保护公司债权人债权实现所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 1. 事前保护的不足 | 第14-15页 |
| 2. 事后保护的不足 | 第15页 |
| 3. 事务公开制度的不足 | 第15页 |
| 4. 现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公司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义务和责任制度 | 第15-16页 |
| 5. 治理权后置 | 第16-18页 |
| 二、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21页 |
| 三、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正当性分析 | 第21-26页 |
| (一) 公司债权人现实的迫切要求 | 第21-22页 |
| 1. 有限责任制度的建立加大了公司债权人的风险 | 第21页 |
| 2. 金融衍生产品加剧了公司债权人的风险 | 第21-22页 |
| 3. 公司债权与股权都是资本权 | 第22页 |
| (二) 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价值分析 | 第22-26页 |
| 1. 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经济价值 | 第22-23页 |
| 2. 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社会价值 | 第23页 |
| 3. 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自身价值 | 第23-26页 |
| 四、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比较法考察 | 第26-35页 |
| (一) 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治理模式 | 第26-29页 |
| 1. 公司贷款债权人的参与公司治理模式 | 第26-27页 |
| 2. 公司债债权人的参与公司治理模式 | 第27-29页 |
| (二) 各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 第29-35页 |
| 1. 各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 | 第29-33页 |
| 2.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 五、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构建 | 第35-42页 |
| (一) 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制度建构的原则 | 第35-36页 |
| 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第35-36页 |
| 2. 适度原则 | 第36页 |
| 3. 符合国情原则 | 第36页 |
| (二) 我国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构建 | 第36-42页 |
| 1. 主体选择 | 第36-38页 |
| 2. 形式选择 | 第38-39页 |
| 3. 债权人会议制度设计 | 第39-42页 |
| 结语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