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民间借贷的民法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8页
第2章 民间借贷概述第8-16页
    2.1 民间借贷界定第8-10页
        2.1.1 定义第8-9页
        2.1.2 种类和形式第9-10页
    2.2 民间借贷的基本特征第10-11页
        2.2.1 民间借贷的行为自由第10页
        2.2.2 借贷的标的物主要是货币第10页
        2.2.3 借贷主体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自然人第10页
        2.2.4 借贷的资金是民间自有的资金第10页
        2.2.5 民间借贷以个人的信用作为基础第10-11页
    2.3 民间借贷现状与成因第11-16页
        2.3.1 民间借贷的现状第11-13页
        2.3.2 民间借贷的成因第13-16页
第3章 民间借贷存在的主要民法问题第16-27页
    3.1 现有民事立法的缺失和冲突第16页
    3.2 利率问题第16-20页
        3.2.1 利率的确定问题第16-19页
        3.2.2 高利贷的正当性问题第19-20页
    3.3 借贷合同中存在的问题第20-24页
        3.3.1 合同真实债权金额的认定问题第21页
        3.3.2 借贷合同担保的效力问题第21-22页
        3.3.3 借贷的诉讼时效问题第22-23页
        3.3.4 借贷风险的评估第23-24页
    3.4 虚假借贷诉讼的问题第24-27页
        3.4.1 明处借贷暗里受贿第24-25页
        3.4.2 虚假诉讼得不到有效的民法规制第25-27页
第4章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民法制度的建议第27-32页
    4.1 正确认识民间借贷,给予它应有的法律地位第27-28页
        4.1.1 加快推进民法典的颁行进程第27页
        4.1.2 专门立法对民间借贷领域进行规范第27-28页
        4.1.3 防范因民间借贷所引发的经济类犯罪第28页
    4.2 利息上限区别对待,制定灵活的利率政策第28-29页
    4.3 民间借贷合同的风险防范第29-30页
        4.3.1 有条件的实行公证制度第29页
        4.3.2 书写规范,明确借款的期限第29页
        4.3.3 规范借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第29-30页
        4.3.4 债权的保全第30页
    4.4 制度上对民间借贷行为加以约束和完善第30-32页
        4.4.1 加强对民间借贷领域的管理,构建综合风险监管体系第30-31页
        4.4.2 民间借贷的信息共享,征信体系的有限开放第31-32页
第5章 结语第32-33页
致谢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预付费交易法律规制的思考
下一篇:谢觉哉法律思想研究--延安时期至建国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