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模型检测的隐写软件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图录第9-10页
表录第10-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软件检测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第12-17页
        1.2.1 意代码检测技术第12-14页
        1.2.2 软件盗版检测技术第14-15页
        1.2.3 隐写软件识别技术及现状第15-17页
    1.3 模型检测方法及应用第17-18页
        1.3.1 基于自动机理论的模型检测方法第17-18页
        1.3.2 模型检测方法的应用第18页
    1.4 典型的隐写算法第18-20页
        1.4.1 空域隐写算法第18-19页
        1.4.2 频域隐写算法第19-20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0-23页
第二章 基于模型检测的隐写软件识别第23-45页
    2.1 隐写算法的实现方式第23页
    2.2 基于模型检测的隐写软件识别框架第23-25页
    2.3 基于有穷自动机的隐写行为描述第25-36页
        2.3.1 隐写行为的语义级自动机第25-26页
        2.3.2 隐写行为的中间语言自动机第26-28页
        2.3.3 隐写行为的指令级自动机第28-35页
        2.3.4 不同实现方式的指令级自动机的合并第35-36页
    2.4 待识别软件的控制流自动机模型第36-39页
        2.4.1 控制流自动机的构建方法第36-38页
        2.4.2 待识别软件控制流自动机的约减第38-39页
    2.5 基于模型检测方法的隐写软件识别算法第39-42页
        2.5.1 对隐写行为自动机中变量的绑定第39-40页
        2.5.2 隐写行为识别算法第40-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三章 基于模型检测的LSB替换隐写软件识别第45-55页
    3.1 LSB替换算法对像素操作的三种实现方式的自动机第45-47页
        3.1.1 LSB替换算法对像素操作的典型实现方式第45-46页
        3.1.2 LSB替换算法对像素操作的自动机第46-47页
    3.2 LSB替换算法的指令级自动机合并第47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3.3.1 实验环境及素材第47-49页
        3.3.2 LSB替换隐写软件的识别结果第49-50页
        3.3.3 其他算法隐写软件和非隐写软件的识别结果第50-52页
        3.3.4 结果分析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基于模型检测的MLSB替换隐写软件识别第55-61页
    4.1 MLSB替换算法对像素操作的一种实现方式第55页
    4.2 MLSB替换隐写算法对像素操作的自动机第55-57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60页
        4.3.1 MLSB替换隐写软件的识别结果第57-58页
        4.3.2 其他隐写软件和非隐写软件的识别结果第58-59页
        4.3.3 结果分析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A LSB替换隐写对像素操作的自动机描述第69-70页
附录B 三款LSB替换隐写软件对像素操作部分的代码第70-71页
附录C MLSB替换隐写对像素操作的自动机描述第71-72页
附录D 两款MLSB替换隐写软件对像素操作部分的代码第72-73页
作者简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董治安先秦两汉文献学研究
下一篇:环境光影响下基于视频的多投影连续自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