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8页 |
1.1 概述 | 第9页 |
1.2 降冰片烯的聚合 | 第9-11页 |
1.2.1 降冰片烯的开环易位聚合 | 第10页 |
1.2.2 降冰片烯的加成聚合 | 第10页 |
1.2.3 阳离子或者自由基聚合 | 第10-11页 |
1.3 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1-25页 |
1.3.1 Ziegler-Natter催化剂 | 第11页 |
1.3.2 茂金属催化剂 | 第11-13页 |
1.3.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第13-25页 |
1.4 降冰片烯的共聚合 | 第25-26页 |
1.4.1 降冰片烯与α-烯烃的共聚 | 第25页 |
1.4.2 降冰片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 | 第25-26页 |
1.5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26-28页 |
第2章 含β-苯并环己酮芳亚胺双配体镍(Ⅱ)合成及其催化降冰片烯与5-降冰片烯-2-羧酸甲酯共聚合 | 第28-45页 |
2.1 前言 | 第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3页 |
2.2.1 实验试剂及规格 | 第28-29页 |
2.2.2 试剂的处理 | 第29-30页 |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0页 |
2.2.4 β-苯并环己酮芳亚胺配体及双配体镍(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0-33页 |
2.2.5 配合物的单晶培养及结构测定 | 第33页 |
2.2.6 降冰片烯与5-降冰片烯-2-羧酸甲酯的共聚合 | 第33页 |
2.2.7 共聚物薄膜的制备 | 第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2.3.1 含β-苯并环己酮芳亚胺双配体镍(Ⅱ)配合物的合成 | 第33-34页 |
2.3.2 含β-苯并环己酮芳亚胺双配体镍(Ⅱ)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2.3.3 降冰片烯与5-降冰片烯-2-羧酸甲酯的共聚合研究 | 第35-36页 |
2.3.4 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36-43页 |
2.4 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含β-苯并环己酮芳亚胺单配体钯(Ⅱ)合成及其催化降冰片烯与5-降冰片烯-2-基乙酸酯共聚合 | 第45-56页 |
3.1 前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3.2.1 实验试剂及规格 | 第46页 |
3.2.2 试剂的处理 | 第46-47页 |
3.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7页 |
3.2.4 β-苯并环己酮芳亚胺配体及单配体钯(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7-50页 |
3.2.5 配合物的单晶培养及结构测定 | 第50页 |
3.2.6 降冰片烯与5-降冰片烯-2-基乙酸酯的共聚合 | 第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3.3.1 含β-苯并环己酮芳亚胺单配体钯(Ⅱ)配合物的合成 | 第50页 |
3.3.2 含β-苯并环己酮芳亚胺单配体钯(Ⅱ)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3.3.3 降冰片烯与5-降冰片烯-2-基乙酸酯的共聚合研究 | 第51-52页 |
3.3.4 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52-55页 |
3.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4.1 总结 | 第56-57页 |
4.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配体和配合物的晶体数据与质谱数据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