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前往卡夫山--奥尔罕·帕慕克小说对“自我”的追寻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6-12页
    1.1 奥尔罕·帕慕克及其创作第6-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8-12页
第2章 帕慕克作品中的身份问题第12-25页
    2.1 帕慕克作品中的身份寻问和思考第12-20页
        2.1.1 个体身份的失落第12-18页
        2.1.2 民族文化身份的失落第18-20页
    2.2 身份问题形成的原因第20-25页
        2.2.1 外部原因:社会、时代和历史环境第20-23页
        2.2.2 个人原因:家庭成长背景和个人生活经历第23-25页
第3章 卡夫山之旅——寻找身份认同第25-38页
    3.1 做“他人”:追寻自我的必经之路第26-33页
        3.1.1 对做“他人”的追寻第26-32页
        3.1.2 做“他人”的意义第32-33页
    3.2 寻“根”: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第33-38页
        3.2.1 寻民族之“根”第34-36页
        3.2.2 寻“根”的意义第36-38页
第4章 帕慕克作品对“自我”追寻的结果第38-46页
    4.1 找到“自我”——“我即凤凰”第38-40页
    4.2 发现“文明之间冲突与交错的新象征”第40-44页
    4.3 对“自我”追寻的意义第44-46页
结语第46-48页
致谢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留学体验与朱耀燮的文学创作
下一篇:阶层认同建构的幻象--《美国人》中“符号消费”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