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客户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第10-12页 |
1.3 主要任务 | 第12页 |
1.4 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客户综合管理系统在培训业务中的运用效能与趋势 | 第13-17页 |
2.1 客户综合管理系统发展的特点与语境 | 第13页 |
2.2 客户综合管理系统发展的整体性趋势与意义 | 第13-14页 |
2.3 客户综合管理系统在培训业务中的效能意义 | 第14-1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工作流技术在客户综合管理系统中的发展 | 第17-23页 |
3.1 客户综合管理系统中工作流的作用和意义 | 第17-18页 |
3.2 我国工作流技术在客户综合管理系统中的运用 | 第18-19页 |
3.3 工作流在客户综合管理系统中的理论技术与引擎效率 | 第19-20页 |
3.4 工作流在客户综合管理系统中具体的实现途径与模式 | 第20-21页 |
3.5 商业性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发对客户综合管理效率的推动 | 第21-2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培训业务中工作流技术与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 第23-28页 |
4.1 底层设施的管理与完善 | 第23页 |
4.2 工作流自身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 第23-25页 |
4.2.1 工作流建模的发展 | 第23-24页 |
4.2.2 工作流实施环境的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4.3 工作流的形式化模型建设 | 第25-26页 |
4.3.1 Petri 网描述法 | 第25-26页 |
4.3.2 层次描述法 | 第26页 |
4.4 标准化集成框架应用系统的建设 | 第26-27页 |
4.4.1 培训管理系统集成框架设计 | 第26-27页 |
4.4.2 培训功能设计 | 第2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五章 系统体系结构和开发工具介绍 | 第28-34页 |
5.1 软件框架的选择 | 第28-30页 |
5.1.1 三层 B/S 模式及其特点 | 第28-29页 |
5.1.2 J2EE 平台 | 第29-30页 |
5.2 MVC 模式的介绍 | 第30-31页 |
5.3 MVC 各层实现的技术简介 | 第31-33页 |
5.3.1 视图层(View)技术 | 第31-32页 |
5.3.2 模型层技术 | 第32页 |
5.3.3 控制层(Controller)技术 | 第32页 |
5.3.4 Spring 技术 | 第32-33页 |
5.4 开发环境的简介 | 第3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六章 需求分析 | 第34-37页 |
6.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34页 |
6.2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6.3 系统性能要求分析 | 第35-3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七章 系统设计 | 第37-44页 |
7.1 客户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37页 |
7.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37页 |
7.3 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37-38页 |
7.4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38页 |
7.4.1 登陆模块 | 第38页 |
7.4.2 管理模块 | 第38页 |
7.5 数据表的设计 | 第38-42页 |
7.5.1 数据库任务 | 第39页 |
7.5.2 数据库表设计 | 第39-42页 |
7.6 系统的安全设计 | 第42-43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八章 系统实现 | 第44-50页 |
8.1 登录系统 | 第44-45页 |
8.2 代理商管理模块 | 第45-47页 |
8.3 客户资料汇入模块 | 第47-48页 |
8.4 培训审核模块 | 第48-49页 |
8.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九章 系统测试 | 第50-56页 |
9.1 系统测试的方法 | 第50-53页 |
9.1.1 基本概念 | 第50页 |
9.1.2 分析方法 | 第50页 |
9.1.3 测试案例设计 | 第50-52页 |
9.1.4 自动测试工具的分类 | 第52-53页 |
9.2 系统测试的实施 | 第53-54页 |
9.2.1 基本概念 | 第53页 |
9.2.2 α测试和β测试 | 第53页 |
9.2.3 验收测试 | 第53页 |
9.2.4 回归测试 | 第53-54页 |
9.2.5 测试的问题总结、分析 | 第54页 |
9.3 如何做好系统测试 | 第54-55页 |
9.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十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57页 |
10.1 总结 | 第56页 |
10.2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