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4-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GIS局部放电典型缺陷分析 | 第12-13页 |
| 1.3 GIS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 第13-16页 |
| 1.4 国内外特高频法检测GIS局部放电及其模式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1.4.1 特高频法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4.2 特高频法局部放电信号的分析模式 | 第18-19页 |
| 1.4.3 特高频法局部放电信号特征参数的提取 | 第19页 |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GIS局部放电特高频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 | 第21-36页 |
| 2.1 特高频电磁波在GIS中同轴结构中传播的理论分析 | 第21-24页 |
| 2.1.1 同轴波导中TEM波传播特性 | 第22-23页 |
| 2.1.2 同轴波导中TE和TM波传播特性 | 第23-24页 |
| 2.2 特高频法在线监测系统硬件介绍 | 第24-28页 |
| 2.2.1 硬件系统总体介绍 | 第24-25页 |
| 2.2.2 特高频传感器 | 第25-26页 |
| 2.2.3 信号调理单元 | 第26-28页 |
| 2.2.4 数据采集单元 | 第28页 |
| 2.3 特高频法在线监测系统软件开发 | 第28-35页 |
| 2.3.1. LabVIEW简介 | 第28页 |
| 2.3.2. 软件总体设计 | 第28-29页 |
| 2.3.3. 参数设置模块 | 第29-30页 |
| 2.3.4. 数据处理与显示模块 | 第30-32页 |
| 2.3.5. 数据存储与查询模块 | 第32-3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36-42页 |
| 3.1 实验装置 | 第36-37页 |
| 3.2 典型缺陷实物模型的设置 | 第37-41页 |
| 3.2.1 高压母线尖刺缺陷模型 | 第38页 |
| 3.2.2 接地体尖刺缺陷模型 | 第38-39页 |
| 3.2.3 悬浮电位缺陷模型 | 第39-40页 |
| 3.2.4 绝缘子气泡缺陷模型 | 第40-4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典型缺陷放电特性的研究 | 第42-55页 |
| 4.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 4.1.1 高压母线尖刺缺陷模型 | 第42-44页 |
| 4.1.2 接地体尖刺缺陷模型 | 第44-45页 |
| 4.1.3 悬浮电位缺陷模型 | 第45-47页 |
| 4.1.4 绝缘子气泡缺陷模型 | 第47-48页 |
| 4.2 特高频信号的谱图特征 | 第48-53页 |
| 4.2.1 高压导体尖刺缺陷 | 第51-52页 |
| 4.2.2 接地体尖刺缺陷 | 第52页 |
| 4.2.3 悬浮电位缺陷 | 第52-53页 |
| 4.2.4 绝缘子气泡缺陷 | 第53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