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第10-11页 |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第11-13页 |
第二章 PE 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13-24页 |
2.1 PE 的概念界定 | 第13-19页 |
2.1.1 PE 的定义与定位 | 第13-16页 |
2.1.2 PE 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16-18页 |
2.1.3 PE 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 PE 的本质属性 | 第19-20页 |
2.3 PE 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2.3.1 投资期限 | 第20页 |
2.3.2 投资对象 | 第20页 |
2.3.3 投资者素质 | 第20页 |
2.3.4 委托代理问题 | 第20-21页 |
2.4 PE 的组织形式 | 第21-24页 |
2.4.1 公司制 | 第21页 |
2.4.2 信托制 | 第21-22页 |
2.4.3 有限合伙型 | 第22-24页 |
第三章 PE 的实践运作分析 | 第24-36页 |
3.1 PE 的运作流程 | 第24-33页 |
3.1.1 项目接洽与商业计划书 | 第25-26页 |
3.1.2 尽职调查 | 第26-28页 |
3.1.3 财务核查 | 第28页 |
3.1.4 投资标准 | 第28-29页 |
3.1.5 投资估值 | 第29-31页 |
3.1.6 投资后管理 | 第31-32页 |
3.1.7 投资退出 | 第32页 |
3.1.8 投资风险控制 | 第32-33页 |
3.2 知名 PE 机构 | 第33-35页 |
3.2.1 国外知名 PE 机构 | 第33-34页 |
3.2.2 本土知名 PE 机构 | 第34-35页 |
3.3 PE 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 第35-36页 |
3.3.1 PE 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 | 第35页 |
3.3.2 PE 从业人员的行业分析框架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中外 PE 的发展情况比较 | 第36-40页 |
4.1 国外 PE 的发展 | 第36页 |
4.2 国内 PE 的发展 | 第36-40页 |
4.2.1 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36-39页 |
4.2.2 发展现状 | 第39-40页 |
第五章 中外 PE 的投资运作比较 | 第40-48页 |
5.1 PE 投资前期 | 第40-42页 |
5.2 PE 投资中期 | 第42-46页 |
5.3 PE 投资后期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6.1 2012 年中国 PE 市场概况 | 第48-49页 |
6.1.1 资金募集 | 第48页 |
6.1.2 投资状况 | 第48-49页 |
6.1.3 投资退出 | 第49页 |
6.2 中外 PE 的异同 | 第49页 |
6.3 中国 PE 发展建议 | 第49-52页 |
6.3.1 增强增值服务意识 | 第49-50页 |
6.3.2 关注“新三板扩容”,扩展 PE 二级市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