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CONTENTS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软件测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遗传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7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软件测试和测试数据生成 | 第19-31页 |
2.1 软件测试原理和方法 | 第19-25页 |
2.1.1 软件测试的定义和目的 | 第19页 |
2.1.2 软件测试方法 | 第19-21页 |
2.1.3 软件测试阶段 | 第21-22页 |
2.1.4 软件测试流程 | 第22-23页 |
2.1.5 软件测试原则 | 第23-25页 |
2.2 测试数据生成方法 | 第25-30页 |
2.2.1 功能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 第26-28页 |
2.2.2 结构测试数据的生成方法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 | 第31-55页 |
3.1 遗传算法及其特点 | 第31-33页 |
3.1.1 遗传算法简介 | 第31-32页 |
3.1.2 遗传算法特点及优势 | 第32-33页 |
3.2 遗传算法用于测试数据生成的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3.3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的流程和模型 | 第34-36页 |
3.4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的设计 | 第36-43页 |
3.4.1 参数编码的设计 | 第36-37页 |
3.4.2 适应度函数的设计 | 第37-40页 |
3.4.3 遗传算子的改进 | 第40-42页 |
3.4.4 遗传算法的终止条件 | 第42页 |
3.4.5 改进遗传算法的流程 | 第42-43页 |
3.5 单路径覆盖测试数据生成的实现 | 第43-48页 |
3.5.1 待测程序分析 | 第43-45页 |
3.5.2 待测程序插桩 | 第45-46页 |
3.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3.6 多路径覆盖测试数据生成的实现 | 第48-54页 |
3.6.1 参数设定 | 第48-49页 |
3.6.2 被测程序分析和路径编码 | 第49-51页 |
3.6.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非数值测试数据生成方法的研究 | 第55-62页 |
4.1 字符型测试数据的生成 | 第55页 |
4.2 类对象测试数据的生成 | 第55-61页 |
4.2.1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简介 | 第55-57页 |
4.2.2 类对象测试数据的特点 | 第57-58页 |
4.2.3 类对象的编码方式 | 第58-59页 |
4.2.4 适应度函数设计 | 第59-60页 |
4.2.5 遗传操作的选择 | 第60-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