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法律社会学论文

论整体主义方法论下的社会权

内容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社会权的历史演变第10-21页
    一、社会权的社会发展史第10-16页
        (一) 社会权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0-12页
        (二) 社会权的演变第12-16页
    二、社会权的思想渊源史第16-21页
        (一) 互助思想第16-17页
        (二) 社会福利思想第17-18页
        (三) 社会连带思想第18-19页
        (四) 共同体主义思想第19-21页
第二章 当前社会权研究的主流方式及其瓶颈第21-31页
    一、当前社会权研究概览第21-26页
        (一) 法权或国家以外主体的权利第21-22页
        (二) 个体权利的新类型第22-25页
        (三) 保障个体社会化、体现社会正义的权利第25页
        (四) 义务主体为社会救济机构的权利第25-26页
    二、当前社会权研究的主流方法论第26-28页
        (一) 个体主义方法论第26-27页
        (二) 当前研究主流方法论的断定依据第27-28页
    三、主流方法论方式分析社会权的瓶颈第28-31页
        (一) 社会观的偏差第28-29页
        (二) 各权利主体之间联系的误区第29页
        (三) 将权利与义务混同第29-31页
第三章 整体主义方法论下的权利观与社会权的契合第31-39页
    一、整体主义方法论的界定第31-33页
    二、整体主义方法论下的权利观第33-35页
        (一) 权利的历史性第34页
        (二) 权利的社会性第34页
        (三) 权利的经济依赖性第34-35页
        (四) 权利的仁爱互助性第35页
    三、整体主义权利观下的新型权利第35-36页
        (一) 依附于社会实践的生存权第35-36页
        (二) 社会性的自由权第36页
        (三) 消灭阶级差异的平等权第36页
    四、回应与契合:整体论与社会权的内在逻辑联系第36-39页
        (一) 社会权产生的法文化背景与整体论的契合第36-37页
        (二) 社会权产生的思想渊源与整体论的契合第37-38页
        (三) 社会权本质与整体主义权利观下的新型权利的契合第38-39页
第四章 整体主义方法论下社会权的重塑第39-64页
    一、社会权主体:社会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第39-45页
        (一) 权利主体的社会性第39-41页
        (二) 义务主体的多元性第41-44页
        (三) 社会人主体的复合性第44-45页
    二、社会权内涵:全体享有的维护社会利益的整体权利第45-50页
        (一) 社会权的基础是社会第45-48页
        (二) 社会权保障的内容是共同体的社会利益第48-49页
        (三) 社会权的享有者是该共同体的全体成员第49-50页
    三、社会权性质:相对弱势群体维护的手段性权利群第50-57页
        (一) 社会权是一个权利群第50-52页
        (二) 社会权的出发点是社会,落脚点是个人第52-53页
        (三) 社会权是维护公正社会的手段第53-54页
        (四) 社会权不具有排他性第54-56页
        (五) 社会权的主张者是共同体中相对弱势的个体第56-57页
    四、社会权的实现与保障第57-64页
        (一) 社会权落实重塑的现实呼唤第58-59页
        (二) 整体协同保障的制度架构第59-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谢辞第71-73页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国公开慈善暮捐制度研究
下一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以苏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