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及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中英缩写参照表第13-15页
第一部分 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失衡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第15-41页
    第1章 简介第15-29页
        1.1 慢性血吸虫病概述第15页
        1.2 慢性血吸虫病凝血-纤溶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2.1 机体凝血-纤溶机制第16页
            1.2.2 机体凝血-纤溶异常原因第16-17页
            1.2.3 慢性血吸虫病凝血-纤溶异常第17-18页
            1.2.4 晚期慢性血吸虫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第18页
        1.3 慢性血吸虫病凝血-纤溶指标检测第18-19页
        1.4 结构方程模型第19-27页
            1.4.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第19-23页
            1.4.2 结构方程模型在医药的应用第23-24页
            1.4.3 结构方程模型出现在应用程序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24-25页
            1.4.4 研究结构方程模型的热点和难点第25-27页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27-29页
    第2章 慢性血吸虫肝病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第29-41页
        2.1 对象与方法第29-31页
            2.1.1 对象第29页
            2.1.2 方法第29-30页
            2.1.3 统计学处理第30-31页
        2.2 结果第31-38页
            2.2.1 不同组别患者血常规?肝功能?AFP?肝纤维化四项及凝血四项结果第31-32页
            2.2.2 不同组别患者凝血/抗凝血及纤溶/抗纤溶因子水平第32-33页
            2.2.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33-38页
        2.3 讨论第38-41页
            2.3.1 慢性血吸虫病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检测指标分析第38-39页
            2.3.2 慢性血吸虫病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39-41页
第二部分 斑蝥素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第41-62页
    第3章 前言第41-47页
        3.1 晚期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可诱发肝癌第41页
        3.2 斑蝥素治疗肝癌的最新进展第41-44页
            3.2.1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第42-44页
            3.2.2 斑蝥素的应用与展望第44页
        3.3 斑蝥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第44-45页
        3.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45-47页
    第4章 斑蝥素通过阻滞肝癌干细胞在G2/M期以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第47-6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7-54页
            4.1.1 细胞、材料与仪器第47-48页
            4.1.2 实验方法第48-51页
            4.1.3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第51页
            4.1.4 Western Blot法第51-53页
            4.1.5 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第53-54页
            4.1.6 Annexin V/PI双染色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第54页
            4.1.7 统计分析第54页
        4.2 结果第54-58页
            4.2.1 从肝癌细胞系HepG2中分选的CD133+ HCSCs较亲代细胞具有更强自我更新能力第54-55页
            4.2.2 斑蝥素可以抑制CD133+ HCSCs的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第55-56页
            4.2.3 斑蝥素通过Wnt/β-catenin介导下调 β-catenin和cyclin D1 的表达,抑制CD133+ HCSCs的自我更新第56-57页
            4.2.4 斑蝥素促使CD133+ HCSCs的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第57页
            4.2.5 斑蝥素对CD133+ HCSCs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调控第57-58页
            4.2.6 斑蝥素诱导CD133+ HCSCs的细胞凋亡第58页
        4.3 讨论第58-62页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成果与荣誉第70-71页
综述 斑蝥素及斑蝥素类衍生物研究概况第71-86页
    1 斑蝥素的研究概况第71-74页
        1.1 斑蝥素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第71页
        1.2 斑蝥素的提取第71-72页
        1.3 斑蝥素的活性、抗癌机制及临床功效第72-74页
    2 斑蝥素类衍生物研究概况第74-81页
        2.1 去甲斑蝥素抗癌活性及机理研究概况第75-79页
        2.2 斑蝥酸钠的研究概况第79-80页
        2.3 其他斑蝥素类合成物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POBEC3B基因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小鼠脾脏基质和B淋巴细胞的增龄性变化及同种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