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第一章 皮蝇科的皮蝇蛆病病原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1.1 皮蝇科病原种类及危害 | 第14-17页 |
1.1.1 皮蝇科病原种类 | 第14-17页 |
1.1.2 皮蝇蛆病的危害 | 第17页 |
1.2 皮蝇科病原分类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1.2.1 皮蝇形态学分类 | 第17-19页 |
1.2.2 皮蝇分子生物学分类 | 第19-20页 |
1.2.3 皮蝇同工酶分类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在昆虫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2.1 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 | 第22页 |
2.1.1 蛋白分离技术 | 第22页 |
2.1.2 蛋白鉴定技术 | 第22页 |
2.1.3 蛋白生物信息学预测与分析 | 第22页 |
2.2 昆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2.2.1 在昆虫发育生物学上的应用 | 第22-23页 |
2.2.2 在昆虫免疫学上的应用 | 第23页 |
2.2.3 在昆虫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23-24页 |
2.2.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24-25页 |
试验研究 | 第25-95页 |
第三章 青海4种皮蝇蛆虫种鉴定及超微形态学观察 | 第25-38页 |
3.1 材料 | 第25-26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3.2 方法 | 第26-27页 |
3.2.1 样品采集 | 第26页 |
3.2.2 皮蝇种类的鉴定 | 第26页 |
3.2.3 形态学观察 | 第26页 |
3.2.4 电镜观察 | 第26-27页 |
3.3 结果 | 第27-35页 |
3.3.1 皮蝇种类的鉴定结果 | 第27页 |
3.3.2 青海4种皮蝇三期幼虫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 第27-35页 |
3.4 讨论 | 第35-37页 |
3.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青海4种皮蝇蛆系统发育和起源时间分析 | 第38-53页 |
4.1 材料 | 第38-39页 |
4.1.1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39页 |
4.2 方法 | 第39-42页 |
4.2.1 样品的选取 | 第39-40页 |
4.2.2 DNA提取、PCR扩增、克隆与测序 | 第40-41页 |
4.2.3 数据分析 | 第41-42页 |
4.2.4 分化时间 | 第42页 |
4.3 结果 | 第42-49页 |
4.3.1 序列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2页 |
4.3.2 系统发育分析 | 第42-47页 |
4.3.3 牛皮蝇和中华皮蝇的遗传分化和种群结构 | 第47-48页 |
4.3.4 分化时间 | 第48-49页 |
4.4 讨论 | 第49-51页 |
4.5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青海4种皮蝇蛆LDH和EST比较研究 | 第53-69页 |
5.1 材料 | 第53页 |
5.1.1 主要试剂 | 第53页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3页 |
5.2 方法 | 第53-55页 |
5.2.1 采样 | 第53页 |
5.2.2 青海4种皮蝇蛆LDH和EST酶液制备 | 第53页 |
5.2.3 青海4种皮蝇蛆LDH和EST同工酶电泳分析 | 第53-54页 |
5.2.4 青海4种皮蝇蛆LDH和EST同工酶活力分析 | 第54-55页 |
5.3 结果 | 第55-67页 |
5.3.1 青海4种皮蝇蛆LDH和EST同工酶的电泳图谱分析 | 第55-56页 |
5.3.2 pH对LDH和EST同工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60页 |
5.3.3 温度对LDH和EST同工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67页 |
5.4 讨论 | 第67-68页 |
5.5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青海4种皮蝇蛆病病原差异蛋白组分析 | 第69-95页 |
6.1 材料 | 第69-70页 |
6.1.1 主要试剂 | 第69页 |
6.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9-70页 |
6.2 方法 | 第70-72页 |
6.2.1 采样 | 第70页 |
6.2.2 幼虫全蛋白提取 | 第70页 |
6.2.3 蛋白浓度测定 | 第70页 |
6.2.4 SDS-PAGE检测 | 第70页 |
6.2.5 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 第70-71页 |
6.2.6 选取差异蛋白点及酶解 | 第71-72页 |
6.2.7 MALDI-TOF-MS质谱分析 | 第72页 |
6.2.8 蛋白质分类、亚细胞定位及互作网络预测分析 | 第72页 |
6.3 结果 | 第72-91页 |
6.3.1 青海4种皮蝇蛆蛋白质表达图谱分析 | 第72-74页 |
6.3.2 青海4种皮蝇蛆表达蛋白质质谱鉴定与分类 | 第74-78页 |
6.3.3 青海4种皮蝇蛆差异蛋白质表达量聚类分析 | 第78-87页 |
6.3.4 青海4种皮蝇蛆差异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87-88页 |
6.3.5 青海4种皮蝇蛆差异蛋白质GO分析 | 第88-90页 |
6.3.6 青海4种皮蝇蛆差异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预测分析 | 第90-91页 |
6.4 讨论 | 第91-94页 |
6.5 小结 | 第94-95页 |
结论 | 第95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8页 |
附录 | 第108-114页 |
缩略词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作者简介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