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老旧住区更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 第10页 |
1.1.2 城市迅速发展提高了老旧住区的更新需求 | 第10-11页 |
1.1.3 老旧住区雨水问题亟待解决 | 第11-12页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20-30页 |
2.1 低影响开发相关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2.1.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2.1.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2.1.3 低影响开发的内涵 | 第23-24页 |
2.2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相关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2.3 老旧住区室外空间更新的发展趋势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天津地区的气候特征和老旧住区现状调研 | 第30-62页 |
3.1 天津的气候特征 | 第30-31页 |
3.1.1 天津的地理、气候特征简介 | 第30-31页 |
3.1.2 气候特征对雨洪管理的影响 | 第31页 |
3.2 天津住区建设背景 | 第31-33页 |
3.2.1 战后恢复阶段 | 第31-32页 |
3.2.2 初步发展阶段 | 第32页 |
3.2.3 快速发展阶段 | 第32-33页 |
3.2.4 全面发展阶段 | 第33页 |
3.3 天津老旧住区室外空间现状调研 | 第33-60页 |
3.3.1 调研对象选取 | 第33-35页 |
3.3.2 调研对象基本特征概述 | 第35-40页 |
3.3.3 调研方法 | 第40页 |
3.3.4 调研信息处理及结果综述 | 第40-54页 |
3.3.5 老旧住区室外空间现状主观评价调研 | 第54-59页 |
3.3.6 老旧住区现状问题总结 | 第59-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天津老旧住区室外空间更新策略 | 第62-90页 |
4.1 室外空间更新原则 | 第62-63页 |
4.1.1 适宜性原则 | 第62页 |
4.1.2 生态性原则 | 第62页 |
4.1.3 成本控制原则 | 第62-63页 |
4.2 低影响开发的适宜措施筛选 | 第63-73页 |
4.2.1 低影响开发措施介绍 | 第63-70页 |
4.2.2 低影响开发措施比选 | 第70-73页 |
4.3 低影响雨水管理系统构建 | 第73页 |
4.4 绿地系统更新策略 | 第73-82页 |
4.4.1 建立低影响开发绿地系统 | 第73-79页 |
4.4.2 优化绿化植被结构 | 第79-82页 |
4.5 场地空间更新策略 | 第82-88页 |
4.5.1 提高场地空间透水率 | 第83-86页 |
4.5.2 提高场地空间径流输送能力 | 第86-87页 |
4.5.3 增加场地蓄水设施 | 第87-8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90-102页 |
5.1 典型案例研究 | 第90-92页 |
5.1.1 区位具有典型性 | 第90-91页 |
5.1.2 规划设计具有典型性 | 第91页 |
5.1.3 雨水管理现状具有典型性 | 第91-92页 |
5.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室外空间更新策略 | 第92-97页 |
5.2.1 更新绿地形式 | 第92-93页 |
5.2.2 提升场地空间透水率 | 第93-94页 |
5.2.3 提升绿地雨水滞留能力 | 第94-95页 |
5.2.4 增加蓄水设施 | 第95-96页 |
5.2.5 完善植物配置结构 | 第96-97页 |
5.3 室外空间低影响开发策略实施效果模拟 | 第97-100页 |
5.3.1 建立模型 | 第97-98页 |
5.3.2 设置参数 | 第98页 |
5.3.3 结果分析 | 第98-10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6章 结语 | 第102-104页 |
6.1 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03-104页 |
附录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