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及周边地区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前言第9-17页
    1.1 项目来源第9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9-10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0-11页
    1.5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1-17页
        1.5.1 油-油、油源对比研究现状第11-13页
        1.5.2 油气藏的成藏年代学研究现状第13-15页
        1.5.3 油气运移方向与充注途径示踪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4 存在问题第16-17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7-23页
    2.1 区域地理位置第17-18页
    2.2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第18-19页
    2.3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第19-23页
第3章 样品和实验方法第23-27页
    3.1 样品概况第23页
    3.2 实验条件与方法第23-26页
        3.2.1 实验前处理第23页
        3.2.2 样品实验分析方法第23-26页
    3.3 分析项目及实物工作量第26-27页
第4章 卡塔克隆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研究第27-49页
    4.1 样品分布第27页
    4.2 原油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及油源判识第27-48页
        4.2.1 原油族组成特征第27-29页
        4.2.2 轻烃组成特征第29-32页
        4.2.3 链烷烃系列第32-37页
        4.2.4 萜烷系列第37-39页
        4.2.5 甾烷系列第39-41页
        4.2.6 三芴”系列第41-42页
        4.2.7 三芳甾烷系列第42-45页
        4.2.8 三芳甲藻甾烷系列第45-47页
        4.2.9 全油与馏分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第47-48页
    4.3 原油烃源综合判识第48-49页
第5章 顺托果勒低隆起原油成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第49-66页
    5.1 样品分布第49页
    5.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判识第49-62页
        5.2.1 轻烃组成特征第50-52页
        5.2.2 链烷烃系列第52-54页
        5.2.3 萜烷系列第54-55页
        5.2.4 甾烷系列第55-57页
        5.2.5“三芴”系列第57页
        5.2.6 三芳甾烷第57-59页
        5.2.7 三芳甲藻甾烷系列第59-60页
        5.2.8 全油与馏分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第60-61页
        5.2.9 原油烃源综合判识第61-62页
    5.3 顺托1井成藏期次与时间第62-66页
        5.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第62-63页
        5.3.2 流体包裹体分布及类型第63-64页
        5.3.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第64-65页
        5.3.4 顺托1井单井埋藏史-热史恢复第65页
        5.3.5 顺托1井奥陶系鹰山组成藏时间第65-66页
第6章 顺托果勒西-卡塔克1区块成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第66-94页
    6.1 样品分布第66页
    6.2 地球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判识第66-84页
        6.2.0 原油物性及族组成特征第66-67页
        6.2.1 轻烃组成特征第67-69页
        6.2.2 链烷烃组成第69-73页
        6.2.3 甾烷系列第73页
        6.2.4 三环萜烷及藿烷第73-77页
        6.2.5 三芳甾烷系列第77-82页
        6.2.6 甲基三芳甾烷系列第82-83页
        6.2.7 全油及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第83页
        6.2.8 原油烃源综合判识第83-84页
    6.3 油气成藏特征第84-92页
        6.3.1 顺西区块顺7井奥陶系油气藏成藏时间第84-89页
        6.3.2 卡1区块中1井奥陶系油藏成藏时间第89-92页
    6.4 顺西-卡1区块与塔北地区油气成藏过程对比第92-94页
第7章 顺托果勒-古城地区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第94-105页
    7.1 天然气样品分布第94-95页
    7.2 天然气气源判识第95-103页
        7.2.1 天然气的组成第95-98页
        7.2.2 天然气的同位素组成第98-99页
        7.2.3 天然气成熟度特征第99-101页
        7.2.4 天然气的混合第101-103页
    7.3 成藏规律第103-105页
        7.3.1 两种天然气、两个气源灶第103-104页
        7.3.2 天然气产量与断层关系第104-105页
第8章 结论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和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生烃模拟研究
下一篇: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新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