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论文设计内容 | 第10-11页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流量分析的相关技术 | 第13-25页 |
2.1 多路径IP传输系统介绍 | 第13-14页 |
2.2 网络协议 | 第14-17页 |
2.2.1 以太网帧结构 | 第14页 |
2.2.2 ARP协议 | 第14-15页 |
2.2.3 ICMP协议 | 第15-16页 |
2.2.4 IP协议 | 第16页 |
2.2.5 UDP协议 | 第16-17页 |
2.2.6 TCP协议 | 第17页 |
2.3 libpcap技术 | 第17-19页 |
2.4 网络流 | 第19-20页 |
2.4.1 网络流的定义 | 第19页 |
2.4.2 网络流的识别 | 第19-20页 |
2.5 Java技术 | 第20-22页 |
2.5.1 开发环境Eclipse | 第20页 |
2.5.2 JVM | 第20-21页 |
2.5.3 Java多线程 | 第21-22页 |
2.6 web相关技术 | 第22-24页 |
2.6.1 B/S架构 | 第22页 |
2.6.2 struts2框架 | 第22-23页 |
2.6.3 mysq1数据库 | 第23页 |
2.6.4 前端展示技术 | 第23-2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第25-34页 |
3.1 IP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实现目标 | 第25-26页 |
3.1.1 实现目标 | 第25-26页 |
3.1.2 总体设计 | 第26页 |
3.2 IP网络流量分析系统的子模块设计 | 第26-33页 |
3.2.1 数据包捕获模块 | 第26-29页 |
3.2.2 数据分析模块 | 第29-32页 |
3.2.3 实现的分析功能 | 第32页 |
3.2.4 展示模块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第34-56页 |
4.1 数据包捕获模块 | 第34-39页 |
4.1.1 数据采集 | 第35-37页 |
4.1.2 数据存储 | 第37-39页 |
4.2 数据分析模块 | 第39-52页 |
4.2.1 数据分析模块的实现 | 第39-41页 |
4.2.2 主要的数据结构 | 第41-43页 |
4.2.3 网络流识别 | 第43-44页 |
4.2.4 主要的类 | 第44-49页 |
4.2.5 分析器 | 第49-51页 |
4.2.6 其他功能 | 第51-52页 |
4.3 展示模块 | 第52-55页 |
4.3.1 展示模块和分析模块交互流程 | 第52页 |
4.3.2 结果页面 | 第52-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测试分析 | 第56-61页 |
5.1 数据包捕获模块测试 | 第56-57页 |
5.2 数据分析模块测试 | 第57-59页 |
5.3 展示模块测试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