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无线体域网发展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2 无线体域网的概述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产品现状 | 第11-15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无线体域网协议栈物理层设计与实现 | 第17-31页 |
2.1 IEEE 802.15.6物理层 | 第17-20页 |
2.1.1 物理层频带划分 | 第17-18页 |
2.1.2 物理层协议单元处理过程 | 第18-20页 |
2.2 物理层与MAC层接口的设计 | 第20-25页 |
2.2.1 物理层功能 | 第20-21页 |
2.2.2 物理层功能函数接口 | 第21-23页 |
2.2.3 PHY与MAC的交互流程 | 第23-25页 |
2.3 协议栈实现所用的硬件平台 | 第25-29页 |
2.3.1 PCB板说明 | 第26-27页 |
2.3.2 收发机SPI配置说明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无线体域网协议栈MAC层设计与实现 | 第31-63页 |
3.1 MAC接入模式及接入机制的设计 | 第31-33页 |
3.1.1 IEEE 802.15.6 MAC接入模式与接入机制 | 第31-32页 |
3.1.2 本文所采用的MAC接入模式及接入机制 | 第32-33页 |
3.2 MAC核心功能模块设计 | 第33-40页 |
3.2.1 MAC层休眠机制设计 | 第33-34页 |
3.2.2 MAC层与上层接口设计 | 第34-36页 |
3.2.3 协议栈内存管理模块设计 | 第36-40页 |
3.3 网络初始化模块设计 | 第40-47页 |
3.3.1 网络拓扑结构 | 第40-41页 |
3.3.2 网络初试化设计 | 第41-44页 |
3.3.3 MAC层工作流程简介 | 第44-47页 |
3.4 鉴权及入网模块设计 | 第47-58页 |
3.4.1 鉴权的作用及原理 | 第47-48页 |
3.4.2 鉴权算法的设计 | 第48-51页 |
3.4.3 节点入网设计 | 第51-53页 |
3.4.4 时隙资源分配算法 | 第53-55页 |
3.4.5 节点断网及更改资源设计 | 第55-58页 |
3.5 数据传输管理模块设计 | 第58-61页 |
3.5.1 上行链路数据传输 | 第58-59页 |
3.5.2 下行链路数据传输 | 第59-60页 |
3.5.3 即兴访问 | 第60-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协议栈的功能及性能测试 | 第63-71页 |
4.1 协议栈的物理层通信功能测试 | 第63-66页 |
4.1.1 物理层发送功能测试 | 第63-64页 |
4.1.2 物理层接收功能测试 | 第64-66页 |
4.2 协议栈MAC层功能测试 | 第66-69页 |
4.2.1 初始化模块测试 | 第66-67页 |
4.2.2 同步功能测试 | 第67-68页 |
4.2.3 入网功能功能测试 | 第68页 |
4.2.4 低功耗性能测试 | 第68-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71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