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0-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抗战纪录片的历史梳理与现状分析 | 第17-27页 |
第一节 中国抗战纪录片的历史梳理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央视抗战纪录片的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一、创作理念:融入世界潮流 | 第20-21页 |
二、表现手法:多样化与故事化 | 第21-25页 |
三、叙述风格: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第25页 |
四、情感表达:民族视角与个人视角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央视抗战纪录片的历史建构 | 第27-37页 |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理论影响下的央视抗战纪录片 | 第27-30页 |
一、探寻“历史断点” | 第27-28页 |
二、挖掘“遗闻轶事” | 第28-29页 |
三、回归“人的主体性”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央视抗战纪录片中的历史真实与“真实再现” | 第30-33页 |
一、历史真实的两种形态 | 第30页 |
二、“真实再现”的理念与实践 | 第30-33页 |
第三节 央视抗战纪录片中的历史记忆与媒介叙事 | 第33-37页 |
一、历史记忆的建构模式 | 第33-34页 |
二、媒介叙事的实现路径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视野下的央视抗战纪录片 | 第37-43页 |
第一节 央视抗战纪录片中的国家话语表达 | 第37-39页 |
一、镜头语言的政治内涵 | 第37-38页 |
二、主流价值观的时代表达 | 第38-39页 |
三、国家形象的国际化传播 | 第39页 |
第二节 央视抗战纪录片的文化特征 | 第39-43页 |
一、真实性:大量史实的首次披露 | 第39-40页 |
二、民族性:民族精神的高度统一 | 第40页 |
三、人文性: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核 | 第40-41页 |
四、哲理性:历史内涵的深度思考 | 第41-42页 |
五、情感性:共同记忆的情感体验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如何再现抗战争——基于央视《东方主战场》之创作实践 | 第43-53页 |
第一节 《东方主战场》的主题挖掘 | 第43-45页 |
第二节 《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叙述 | 第45-47页 |
一、《东方主战场》的历史记忆塑造 | 第45-46页 |
二、《东方主战场》的媒介叙述方式 | 第46-47页 |
第三节 《东方主战场》的价值呈现 | 第47-53页 |
一、思想价值:民族理念的多维表达 | 第47-48页 |
二、艺术价值:有限史实的艺术重塑 | 第48-51页 |
三、社会价值:视觉感召下的民族精神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反思与展望 | 第53-60页 |
第一节 对抗战纪录片的“异化”现象的反思 | 第53-56页 |
第二节 对抗战纪录片“网络化生存”的展望 | 第56-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