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意向实证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基于健康档案的医疗服务体系研究 | 第23-29页 |
2.1 居民健康档案相关概念与文件 | 第23-24页 |
2.1.1 居民健康档案相关概念 | 第23页 |
2.1.2 健康档案有关政策文件 | 第23-24页 |
2.2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 第24-26页 |
2.2.1 东部地区医疗体系建设情况 | 第24-25页 |
2.2.2 中部地区医疗体系建设情况 | 第25页 |
2.2.3 西部地区医疗体系建设情况 | 第25-26页 |
2.3 基于健康档案的医疗服务体系 | 第26-29页 |
2.3.1 务相关者分析 | 第26-27页 |
2.3.2 基于健康档案的医疗服务平台构架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9-37页 |
3.1 技术接受模型 | 第29-32页 |
3.1.1 技术接受模型的提出 | 第29-30页 |
3.1.2 技术接受模型的扩展 | 第30-31页 |
3.1.3 技术接受模型的应用 | 第31-32页 |
3.2 系统成功理论 | 第32-34页 |
3.2.1 系统成功理论的概念 | 第32-33页 |
3.2.2 系统成功理论的应用 | 第33-34页 |
3.3 人员、组织、技术匹配模型 | 第34-37页 |
3.3.1 IT-组织匹配模型 | 第34-35页 |
3.3.2 人员、组织、技术模型的概念 | 第35-36页 |
3.3.3 人员、组织、技术模型的应用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37-49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7-38页 |
4.1.1 认知信念与使用意向的关系 | 第37页 |
4.1.2 用户个人因素与认知信念的关系 | 第37-38页 |
4.1.3 组织因素与认知信念的关系 | 第38页 |
4.1.4 技术因素与认知信念的关系 | 第38页 |
4.2 模型构建 | 第38-40页 |
4.3 变量界定 | 第40-42页 |
4.3.1 用户特性 | 第40-41页 |
4.3.2 组织特征 | 第41页 |
4.3.3 技术服务 | 第41-42页 |
4.4 问卷设计与发放 | 第42-46页 |
4.4.1 变量测度 | 第42-46页 |
4.4.2 问卷设计与发放 | 第46页 |
4.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6-49页 |
4.5.1 结构方程模型 | 第46-47页 |
4.5.2 AMOS分析工具 | 第47-49页 |
第五章 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9-69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5.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50-58页 |
5.2.1 验证性因素分析测度指标说明 | 第50-51页 |
5.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51-57页 |
5.2.3 信度及效度检验结果报告 | 第57-58页 |
5.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58-64页 |
5.3.1 适配度检核指标说明 | 第58-60页 |
5.3.2 模型拟合 | 第60-61页 |
5.3.3 模型修正 | 第61-64页 |
5.4 实证结果总结与讨论 | 第64-69页 |
5.4.1 假设检验结果 | 第65-66页 |
5.4.2 路径回归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研究理论贡献与创新点 | 第69-70页 |
6.2 局限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1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和成果情况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