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石化汽柴油调和模型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汽油调和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2-21页 |
·辛烷值预测模型 | 第13-20页 |
·蒸汽压计算 | 第20-21页 |
·柴油调和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21-26页 |
·凝点、冷滤点预测模型综述 | 第21-25页 |
·馏程(各特征馏出温度)规律研究 | 第25-2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6-2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页 |
·主要经济考核指标 | 第26页 |
·调和路线的确定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3页 |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 | 第28页 |
·汽油组分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柴油馏程的测定 | 第28-29页 |
·柴油冷滤点测定 | 第29-30页 |
·柴油中四组分含量的测定 | 第30-32页 |
·柴油中蜡含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汽油辛烷值规律探索 | 第33-40页 |
·组分测定与分析 | 第33页 |
·辛烷值测定与规律总结 | 第33-39页 |
·单组份辛烷值测定 | 第33-34页 |
·二元调和辛烷值测定 | 第34-37页 |
·三元调和辛烷值测定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汽油辛烷值模型的研究与建立 | 第40-50页 |
·辛烷值模型的建立 | 第40-48页 |
·模型1——线性模型 | 第40-41页 |
·模型2 ——体积非线性模型 | 第41-43页 |
·模型3 ——斯图尔特模型 | 第43-45页 |
·模型4 ——虚拟纯组分模型 | 第45-48页 |
·模型精度对比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柴油馏程与冷滤点规律的研究 | 第50-71页 |
·组分测定与分析 | 第50页 |
·馏程测定与规律总结 | 第50-65页 |
·单组分的馏程及95 % 馏出温度 | 第50-52页 |
·二元调和馏程及95 % 馏出温度 | 第52-56页 |
·三元调和馏程及95 % 馏出温度 | 第56-65页 |
·冷滤点测定与规律总结 | 第65-69页 |
·单组分冷滤点测定 | 第65页 |
·二元调和冷滤点测定 | 第65-66页 |
·三元调和冷滤点测定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柴油冷滤点模型的建立 | 第71-82页 |
·各特征馏出温度模型的建立 | 第71-72页 |
·冷滤点模型的建立 | 第72-80页 |
·模型1——体积模型 | 第72-74页 |
·模型2——馏程模型 | 第74-79页 |
·模型3 ——馏程- 蜡含量模型 | 第79-80页 |
·模型精度对比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附录一 | 第88-90页 |
附录二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