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普通小麦概述 | 第10-12页 |
1.1.1 普通小麦的基因资源及主要农艺性状 | 第10-11页 |
1.1.2 普通小麦的贮藏蛋白的分类以及组成 | 第11-12页 |
1.1.3 外源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方法 | 第12页 |
1.2 一年生簇毛麦 | 第12-14页 |
1.2.1 簇毛麦与小麦属的关系 | 第12-13页 |
1.2.2 簇毛麦染色体组成以及带型 | 第13页 |
1.2.3 簇毛麦籽粒的贮藏蛋白研究进展以及重要农艺性状的染色体定位 | 第13-14页 |
1.3 易位系创制方法和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转育 | 第14-16页 |
1.3.1 易位系的创制 | 第14-15页 |
1.3.2 易位系染色体鉴定 | 第15-16页 |
1.3.3 回交转育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16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一年生簇毛麦 1VS分子标记开发 | 第18-26页 |
2.1 前言 | 第18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18-19页 |
2.2.1 实验植物材料 | 第18页 |
2.2.2 设备和仪器 | 第18-19页 |
2.2.3 实验试剂以及菌株和质粒 | 第19页 |
2.2.4 培养基和试剂 | 第1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9-22页 |
2.3.1 标记引物设计 | 第19-20页 |
2.3.2 材料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0页 |
2.3.3 标记引物筛选 | 第20-21页 |
2.3.4 标记基因的鉴定 | 第21-22页 |
2.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22-26页 |
第三章 BC4代回交群体标记筛选 | 第26-3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3.2.1 植物材料DNA的提取 | 第26页 |
3.2.2 BC4轮回转育材料的筛选 | 第26-27页 |
3.3 BC4代转育群体标记筛选以及结果分析 | 第27-33页 |
第四章 BC4代回交转育品种与轮回亲本主要农艺性状比较评价 | 第33-40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3-40页 |
4.3.1 西农556以及其转育材料T143数据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4.3.2 西农558以及其转育材料T147数据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4.3.3 周麦18以及其转育材料T149数据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4.3.4 小偃22以及其转育材料T155数据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4.3.5 小麦材料和转育小麦材料对比分析 | 第38-40页 |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 第40-42页 |
5.1 讨论 | 第40页 |
5.1.1 簇毛麦 1VS染色体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40页 |
5.1.2 轮回亲本和回交转育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第40页 |
5.2 总结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