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工艺美术理论论文--工艺美术评论、欣赏论文

未完主义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缘起第9-10页
    1.2 研究背景、意义第10-13页
        1.2.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未完主义的概述第15-26页
    2.1 未完主义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第15-22页
        2.1.1 未完主义的概念界定第15-22页
    2.2 未完主义研究现状第22页
        2.2.1 国内未完主义研究现状第22页
        2.2.2 国外未完主义研究现状第22页
    2.3 未完主义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2.3.1 巴赫金第23-24页
        2.3.2 矶崎新第24-26页
第三章 未完主义在艺术设计中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方法第26-37页
    3.1 未完主义在艺术设计中的艺术特征第26-29页
        3.1.1 无限性第26页
        3.1.2 开放性第26-28页
        3.1.3 多元性第28-29页
    3.2 未完主义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方法第29-37页
        3.2.1 解构性第29-31页
        3.2.2 即兴性第31-34页
        3.2.3 参与性第34-37页
第四章 当代艺术设计中“未完主义”理论的沿袭和发展第37-45页
    4.1 在哲学、心理和生态等领域的继承第37-38页
    4.2 对后现代主义的沿袭第38-40页
    4.3 与现代商业相结合发展第40-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附件第4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文化建设
下一篇:汉字的形象化精神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