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约型园林的园林博览会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北京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核心区概念规划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绪论 | 第7-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1 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的提出 | 第7页 |
1.1.2 园林博览会的发展与在我国的举办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2 、相关概念阐述 | 第9-11页 |
2.1 对“节约”的理解 | 第9页 |
2.2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 第9-10页 |
2.3 关于园林博览会 | 第10-11页 |
3、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发展评述 | 第11-14页 |
3.1 国外节约型园林的发展 | 第11-12页 |
3.2 国内节约型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 第12-14页 |
4、基于节约型园林的园林展规划设计方法 | 第14-21页 |
4.1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意义 | 第14页 |
4.2 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目标 | 第14-15页 |
4.2.1 节约资源与能源 | 第14页 |
4.2.2 改善生态环境 | 第14页 |
4.2.3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第14-15页 |
4.3 节约型园林的设计原则 | 第15-17页 |
4.3.1 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 | 第15页 |
4.3.2 体现地域性 | 第15-17页 |
4.4 基于节约型园林的园林博览会规划设计方法 | 第17-21页 |
4.4.1 主题与立意 | 第17页 |
4.4.2 选址策略 | 第17页 |
4.4.3 总体布局与分区策略 | 第17-18页 |
4.4.4 交通体系组织 | 第18页 |
4.4.5 场地设计要素与技术途径 | 第18-21页 |
5、案例研究 | 第21-29页 |
5.1 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 | 第21-22页 |
5.1.1 项目概述 | 第21页 |
5.1.2 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在项目中的体现 | 第21-22页 |
5.1.3 总结 | 第22页 |
5.2 秦皇岛汤河公园 | 第22-24页 |
5.2.1 项目概述 | 第22-23页 |
5.2.2 场地现状 | 第23页 |
5.2.3 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在项目中的体现 | 第23-24页 |
5.2.4 总结 | 第24页 |
5.3 纽约清泉公园 | 第24-25页 |
5.3.1 项目概况 | 第24页 |
5.3.2 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在项目中的体现 | 第24-25页 |
5.3.3 总结 | 第25页 |
5.4 北京2013年国际园林博览会 | 第25-27页 |
5.4.1 项目概况 | 第25页 |
5.4.2 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在项目中的体现 | 第25-26页 |
5.4.3 总结 | 第26-27页 |
5.5 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 第27-29页 |
5.5.1 项目概况 | 第27页 |
5.5.2 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在项目中的体现 | 第27-28页 |
5.5.3 总结 | 第28-29页 |
6、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核心区设计说明 | 第29-36页 |
6.1 项目概述 | 第29-30页 |
6.1.1 项目简介 | 第29页 |
6.1.2 项目区位 | 第29页 |
6.1.3 规划范围 | 第29页 |
6.1.4 功能定位 | 第29页 |
6.1.5 世界会的主题,目标,理念 | 第29-30页 |
6.2 基地研究 | 第30-31页 |
6.2.1 现状土地使用情况 | 第30页 |
6.2.2 现状村庄建设情况 | 第30页 |
6.2.3 现状文物保护单位 | 第30页 |
6.2.4 现状交通 | 第30页 |
6.2.5 现状水体 | 第30页 |
6.2.6 现状绿化植被情况 | 第30-31页 |
6.3 设计依据、总体定位与设计策略 | 第31-32页 |
6.3.1 规划设计依据 | 第31页 |
6.3.2 总体定位 | 第31页 |
6.3.3 设计策略 | 第31-32页 |
6.4 总体设计研究 | 第32-33页 |
6.4.1 核心区设计要求 | 第32页 |
6.4.2 总体布局 | 第32页 |
6.4.3 分区设计说明 | 第32-33页 |
6.5 专项设计研究 | 第33-35页 |
6.5.1 交通系统规划 | 第33页 |
6.5.2 种植规划 | 第33页 |
6.5.3 节约型园林规划策略 | 第33-34页 |
6.5.4 活动策划 | 第34页 |
6.5.5 会后利用规划 | 第34-35页 |
6.6 设计总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个人简介 | 第37-38页 |
导师简介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附件 | 第40-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