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理念下的康复型辅具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辅具与康复训练器 | 第16-36页 |
2.1 辅具的基本类别与现状 | 第16-21页 |
2.1.1 康复训练器康复方式单一 | 第17-19页 |
2.1.2 康复训练器主被动方式区分明确 | 第19-21页 |
2.3 辅具的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2.4 辅具的用户群分析 | 第23-25页 |
2.5 康复训练器的康复理论及方式分析 | 第25-30页 |
2.6 康复训练器主动与被动康复训练研究 | 第30-32页 |
2.7 康复训练器相关人性化问题 | 第32-34页 |
2.7.1 康复训练器的特点 | 第32页 |
2.7.2 康复训练器的缺点 | 第32-33页 |
2.7.3 康复训练器与辅具的结合 | 第33-3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康复型辅具产品人性化设计的方法 | 第36-56页 |
3.1 人性化因素的历史意义 | 第36页 |
3.2 人性化设计的三个层次 | 第36-45页 |
3.2.1 人性化设计中本能层次 | 第37-39页 |
3.2.2 人性化设计行为层次 | 第39-42页 |
3.2.3 人性化设计反思层次 | 第42-45页 |
3.3 人性化设计的三个因素 | 第45-50页 |
3.3.1 情绪的稳定性因素 | 第45-46页 |
3.3.2 人性化设计中主观偏向性因素 | 第46-48页 |
3.3.3 人性化设计中亲和性与负和性因素 | 第48-50页 |
3.4 人性化的中的行为科学观察法 | 第50-54页 |
3.4.1 人性化中的行为科学 | 第50-51页 |
3.4.2 人性化中操作性与行为的输出 | 第51-52页 |
3.4.3 以辅助器材为例的行为与人性化设计 | 第52-54页 |
3.5 人性化设计中阶层类别分析法 | 第54-55页 |
3.6 人性化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 第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康复型辅具人性化设计与应用流程 | 第56-66页 |
4.1 辅具设计要素总结 | 第56-57页 |
4.2 下肢残疾人群体使用辅具情况分析 | 第57-60页 |
4.3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 第60页 |
4.4 设计目标确定 | 第60-61页 |
4.5 康复型辅具情感分析过程 | 第61-66页 |
4.5.1 层次关系推论 | 第61-62页 |
4.5.2 自由度的确定 | 第62-63页 |
4.5.3 驱动方式的确定 | 第63-66页 |
第五章 方案设计过程 | 第66-78页 |
5.1 设计生成阶段 | 第66-67页 |
5.2 康复型辅具情感评价阶段 | 第67-69页 |
5.3 方案设计评估 | 第69-71页 |
5.4 设计说明 | 第71-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4-86页 |
附录A | 第86-92页 |
附录B | 第92-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