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前言 | 第11页 |
1.2 Bi_2Fe_4O_9基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1.2.1 Bi_2Fe_4O_9基本性质 | 第12-13页 |
1.2.2 Bi_2Fe_4O_9光催化材料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1.2.3 Bi_2Fe_4O_9光催化材料改性研究 | 第15-18页 |
1.3 石墨烯/金属及氧化物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1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 | 第18-19页 |
1.3.2 金属及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1.3.3 多元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20-22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Bi_2Fe_4O_9/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24-31页 |
2.1 实验原料及主要设备 | 第24-25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2 材料制备过程 | 第25-27页 |
2.2.1 Bi_2Fe_4O_9水热合成工艺 | 第25-26页 |
2.2.2 氧化石墨烯分散 | 第26页 |
2.2.3 Bi_2Fe_4O_9/石墨烯复合材料一步水热合成工艺 | 第26-27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27-29页 |
2.4 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 | 第29-31页 |
2.4.1 模拟污染物选择 | 第29页 |
2.4.2 吸附平衡时间确定 | 第29页 |
2.4.3 光催化降解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9-31页 |
第3章 Bi_2Fe_4O_9材料水热制备工艺研究 | 第31-36页 |
3.1 以稀硝酸为溶剂调控合成Bi_2Fe_4O_9及结构表征 | 第31-32页 |
3.2 以乙二醇为溶剂调控合成Bi_2Fe_4O_9及结构表征 | 第32-33页 |
3.3 以丙酮为溶剂调控合成Bi_2Fe_4O_9及结构表征 | 第33-35页 |
3.3.1 物相表征 | 第34-35页 |
3.3.2 形貌表征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Bi_2Fe_4O_9/石墨烯复合材料结构分析 | 第36-48页 |
4.1 石墨烯含量对产物的影响 | 第36-42页 |
4.1.1 热重分析 | 第36-37页 |
4.1.2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 第37-39页 |
4.1.3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 | 第39-42页 |
4.2 Bi_2Fe_4O_9/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分析 | 第42-47页 |
4.2.1 矿化剂(Na OH)浓度对产物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4.2.2 水热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分析 | 第43页 |
4.2.3 水热时间对产物的影响分析 | 第43-46页 |
4.2.4 Bi_2Fe_4O_9/石墨烯复合材料形成过程 | 第46-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Bi_2Fe_4O_9/石墨烯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8-61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Bi_2Fe_4O_9/石墨烯复合材料光吸收性能分析 | 第48-51页 |
5.2.1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材料光吸收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5.2.2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材料带隙影响分析 | 第49-51页 |
5.3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材料电化学阻抗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5.4 Bi_2Fe_4O_9/石墨烯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分析 | 第52-58页 |
5.4.1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52-53页 |
5.4.2 Bi_2Fe_4O_9/石墨烯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53-55页 |
5.4.3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影响 | 第55-58页 |
5.5 Bi_2Fe_4O_9/石墨烯光催化降解甲基紫机理分析 | 第58-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加项目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