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第16-18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和期满政策实施现状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概念、政策及期满政策概述 | 第18-21页 |
一、大学生村官 | 第18-19页 |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 | 第19-20页 |
三、大学生村官期满政策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一、尝试探索阶段 | 第21页 |
二、适当铺开阶段 | 第21-22页 |
三、全面普及阶段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期满政策的实施现状 | 第23-27页 |
第二章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期满新政策的内容分析 | 第27-32页 |
第一节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期满新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期满新政策的政策优势 | 第28-30页 |
一、择业目标明确 | 第28页 |
二、政策合法性 | 第28-29页 |
三、价值导向正确 | 第29-30页 |
四、就业政策倾斜 | 第30页 |
第三节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期满新政策的政策劣势 | 第30-32页 |
一、政策不稳定 | 第30-31页 |
二、新旧人员不公平 | 第31页 |
三、政策可行性较差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期满新政策对大学生村官的影响 | 第32-38页 |
第一节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在期满新政策下的再择业意向 | 第32-34页 |
一、主观意愿 | 第32-33页 |
二、理性选择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在期满新政策下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34-36页 |
一、心理上存在抵触情绪 | 第34页 |
二、自我认同感缺失 | 第34-35页 |
三、就业指导和培训跟不上 | 第35页 |
四、就业出路少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在期满新政策下再择业存在的障碍 | 第36-38页 |
一、再择业意向单一 | 第36页 |
二、个人能力不足 | 第36-37页 |
三、渠道流转不畅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完善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期满政策的对策建议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政策层面 | 第38-40页 |
一、签订合同转任当地村干部 | 第38-39页 |
二、推行定向招考培养党政人员 | 第39页 |
三、兑现政策鼓励继续深造 | 第39页 |
四、提供优惠政策扶持自主创业 | 第39页 |
五、推荐工作鼓励自主择业 | 第39-40页 |
六、考核筛选实现优胜劣汰 | 第40页 |
第二节 主管部门层而 | 第40-44页 |
一、严格源头选入 | 第40-42页 |
二、注重分类培养 | 第42页 |
三、重视心理建设 | 第42-43页 |
四、拓宽就业出路 | 第43页 |
五、严格考核制度 | 第43-44页 |
第三节 个人层面 | 第44-46页 |
一、强化主动意识 | 第44页 |
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 第44-45页 |
三、提高个人能力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件: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期满新政策调查问卷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