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I-R3脱氧核酶酶学性质与构效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脱氧核酶研究发展简史第11页
    1.2 脱氧核酶反应类型与分类第11-19页
        1.2.1 断裂型脱氧核酶第12-15页
        1.2.2 连接型脱氧核酶第15-19页
        1.2.3 修饰型脱氧核酶第19页
    1.3 脱氧核酶体外进化与合理设计第19-22页
        1.3.1 脱氧核酶体外进化第19-20页
        1.3.2 脱氧核酶合理设计第20-22页
    1.4 脱氧核酶应用研究第22-2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第25-39页
    2.1 试剂和溶液配制第25-26页
    2.2 实验仪器第26-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39页
        2.3.1 酶学性质表征第27-32页
        2.3.2 催化核心结构与功能关系第32-34页
        2.3.3 A5G突变体性质表征第34-36页
        2.3.4 I-R3N脱氧核酶应用探索第36-39页
第3章 I-R3脱氧核酶酶学性质与构效关系第39-66页
    3.1 前言第39-40页
    3.2 酶学性质表征第40-48页
        3.2.1 I-R3N和I-R3S脱氧核酶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第40-41页
        3.2.2 Zn~(2+)浓度对I-R3N和I-R3S脱氧核酶活性影响第41-42页
        3.2.3 热变性对I-R3N和I-R3S脱氧核酶活性影响第42-43页
        3.2.4 NaCl浓度对I-R3N和I-R3S脱氧核酶活性影响第43-44页
        3.2.5 KCl浓度对I-R3N和I-R3S脱氧核酶活性影响第44页
        3.2.6 I-R3N和I-R3S脱氧核酶二价金属离子选择性第44-45页
        3.2.7 金属离子对I-R3N和I-R3S脱氧核酶活性干扰第45-46页
        3.2.8 Zn~(2+)(无NaCl)对I-R3N和I-R3S脱氧核酶活性影响第46-47页
        3.2.9 pH对I-R3N和I-R3S脱氧核酶活性影响第47-48页
        3.2.10 反应时间与I-R3N和I-R3S脱氧核酶断裂程度关系第48页
    3.3 催化核心构效关系第48-57页
        3.3.1 I-R3N和I-R3S脱氧核酶磷酸位点鉴定第48-49页
        3.3.2 I-R3N脱氧核酶催化核心突变体与催化活性关系第49-52页
        3.3.3 NaCl存在时I-R3N脱氧核酶突变体与活性关系第52页
        3.3.4 pH6.0 和 8.0 对I-R3N脱氧核酶突变体活性影响第52-53页
        3.3.5 I-R3N脱氧核酶中活性突变体比较第53-54页
        3.3.6 A5C突变体断裂位点鉴定分析第54-55页
        3.3.7 I-R3N脱氧核酶多位点突变体与催化活性关系第55-57页
    3.4 A5G突变体性质表征第57-60页
        3.4.1 pH对A5G突变体活性影响第57-58页
        3.4.2 反应时间与A5G突变体断裂程度关系第58页
        3.4.3 Zn~(2+)浓度对A5G突变体活性影响第58-59页
        3.4.4 A5G突变体对二价金属离子选择性第59-60页
        3.4.5 金属离子对A5G突变体催化活性干扰第60页
    3.5 I-R3N脱氧核酶应用探索第60-64页
        3.5.1 Zn~(2+)浓度对I-R3N-FB脱氧核酶影响第61-62页
        3.5.2 反应时间对I-R3N-FB脱氧核酶影响第62页
        3.5.3 热变性对I-R3N-FB脱氧核酶影响第62-63页
        3.5.4 缓冲液HEPES对I-R3N-FB脱氧核酶影响第63-64页
    3.6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种肠道病毒HY12小鼠感染模型及感染小鼠抗体消长规律
下一篇:RAE-1分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