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制论文

利己性与现代制度安排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6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16页
第一章 利己性辨析第16-26页
    一、利己性及其历史考察第16-21页
        1、利己性的含义第16页
        2、“利己性”是主观诉求还是客观性质第16-18页
        3、利己性的表现第18-19页
        4、利己性的历史追溯第19-21页
    二、利己性与利己主义第21-22页
        1、合理利己主义第21页
        2、极端利己主义第21-22页
    三、利己性与生产关系第22-26页
        1、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第23-24页
        2、利己性在生产关系中起到的作用第24-26页
第二章 揭示现代制度安排的历史基础: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文本的解读第26-43页
    一、商品——商品经济——制度第26-34页
        1、自利的“经济人”第26-27页
        2、商品经济的产生第27-34页
    二、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生产关系对机制建构的影响第34-43页
        1、“市民社会”的含义第34-35页
        2、马克思市民社会的黑格尔来源第35-39页
        3、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刻画第39-43页
第三章 利己性的现代制度安排的特点第43-62页
    一、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对比第43-48页
        1、私有制体制下的制度安排第43-47页
        2、公有制体制下的制度安排第47-48页
    二、私有制之间的比较第48-53页
        1、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私有制第48-51页
        2、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私有制的特点第51-53页
    三、从生产关系的高度归纳出利己性第53-62页
        1、在所有制层面第53-55页
        2、在人与人的层面第55-58页
        3、在分配层面第58-62页
第四章 利己性制度安排的效应及历史局限第62-73页
    一、利己性的积极意义第62-64页
        1、利己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62页
        2、利己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第62-64页
        3、利己性推动人的权利意识的提高第64页
    二、利己性的消极意义第64-68页
        1、利己性强化了人的贪欲第64-66页
        2、利己性使社会成为“人与人的战场”第66-67页
        3、利己性对道德的解构第67-68页
    三、如何克服利己性的弊端第68-73页
        1、实现从商品经济向产品经济的过渡第68-69页
        2、要消灭私有制第69-71页
        3、利用理性来节制人的欲望第71-73页
结语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正义问题的当代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扎鲁特旗蒙古族儿童姓名现状及其跨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