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异常高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成因及表征技术--以滨里海盆地东缘肯基亚克油田石炭系为例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7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3页
     ·国内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外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第12-23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23-24页
     ·研究内容第23页
     ·研究思路第23-24页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认识第24-27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24-25页
     ·创新认识第25-27页
第2章 油田概况第27-35页
   ·自然地理条件第27-28页
   ·地层特征第28-29页
   ·构造演化第29-31页
   ·构造特征第31-33页
   ·勘探开发现状第33-35页
第3章 异常高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成因第35-51页
   ·岩相、岩溶及构造运动对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影响第35-39页
     ·有利的沉积相带是有利储层发育的基础第35页
     ·古岩溶是溶蚀孔洞形成的主控因素第35-37页
     ·构造裂缝是改造储层的重要因素第37-39页
   ·肯基亚克盐下石炭系异常高压成因第39-42页
     ·异常高压的成因第39-40页
     ·肯基亚克异常高压的成因第40-42页
   ·异常高压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第42-51页
     ·水力破裂实验调研第42页
     ·三轴应力实验第42-47页
     ·肯基亚克水力破裂缝形成的条件第47-51页
第4章 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分类第51-63页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第51-56页
     ·岩石学特征第51-52页
     ·空隙空间类型及结构第52-56页
   ·储层定性分类第56-57页
   ·储层定量分类第57-61页
   ·储层认识第61-63页
第5章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第63-76页
   ·沉积相研究及有利相带预测第63-67页
     ·沉积相类型划分及特征第63-65页
     ·沉积相带展布及有利相带预测第65-67页
   ·古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第67-72页
     ·岩溶带的划分及岩溶剖面特征第67-68页
     ·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特征第68-69页
     ·古岩溶储集体发育特征第69-72页
   ·裂缝预测第72-75页
     ·蚂蚁体追踪第72-73页
     ·地震多属性预测第73-75页
   ·储层综合评价及潜力扩边区预测第75-76页
第6章 双重介质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第76-94页
   ·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思路和流程第76页
   ·基质属性建模第76-83页
     ·构造模型的建立第76-77页
     ·相模型的建立第77-79页
     ·储集层基质属性参数建模第79-81页
     ·储层分布及特征第81-83页
   ·裂缝网络模型建立第83-90页
     ·建立大尺度裂缝模型第86页
     ·单井裂缝分析第86-88页
     ·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第88-90页
   ·等效双重介质地质模型第90-91页
   ·地质模型效果评价第91-94页
第7章 结论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4页
个人简介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三江—穆棱河含煤区煤层气富集规律及开发潜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