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速数字全息的燃烧煤粉颗粒场可视化测量研究
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0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煤粉燃烧过程机理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2.1 煤着火机理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脱挥发分过程与碳烟生成机理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3 焦炭燃烧与灰演变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3 煤粉燃烧过程试验研究进展 | 第22-37页 |
1.3.1 煤粉燃烧特性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1.3.2 燃烧煤粉测量技术现状 | 第24-27页 |
1.3.3 燃烧颗粒场光学测量技术应用 | 第27-37页 |
1.4 本论文研究方案与内容 | 第37-3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2章 燃烧煤粉测试系统 | 第40-55页 |
2.1 引言 | 第40页 |
2.2 燃烧煤粉高速全息单相机系统介绍 | 第40-47页 |
2.2.1 McKenna平面火焰燃烧器 | 第40-44页 |
2.2.2 步进电机推进注射器给粉装置 | 第44-45页 |
2.2.3 高速数字同轴全息光路系统 | 第45-47页 |
2.3 燃烧煤粉直接拍摄与全息同步测试系统 | 第47-49页 |
2.4 燃烧煤粉试验工况设计 | 第49-5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数字全息测量原理与误差分析 | 第55-70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数字全息测量原理 | 第55-59页 |
3.2.1 全息图记录 | 第57-58页 |
3.2.2 全息图重建 | 第58-59页 |
3.3 全息图处理流程 | 第59-61页 |
3.4 数字全息技术测量误差分析 | 第61-69页 |
3.4.1 全息冷态测量误差分析 | 第61-64页 |
3.4.2 全息热态测量误差分析 | 第64-6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4章 煤粉燃烧过程可视化分析 | 第70-92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颗粒空间运动分析 | 第70-74页 |
4.3 脱挥发分过程分析 | 第74-87页 |
4.3.1 高速全息测试系统结果分析 | 第74-84页 |
4.3.2 直接拍摄与全息同步测试系统结果分析 | 第84-87页 |
4.4 颗粒破碎过程分析 | 第87-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5章 燃烧颗粒场统计结果分析 | 第92-105页 |
5.1 引言 | 第92页 |
5.2 颗粒场三维分布结果 | 第92-93页 |
5.3 颗粒粒度分布结果 | 第93-96页 |
5.4 颗粒浓度场分布结果 | 第96-97页 |
5.5 颗粒速度场分布结果 | 第97-100页 |
5.6 燃烧过程煤粉粒度分布影响因素 | 第100-103页 |
5.6.1 初始粒度对煤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5.6.2 煤种对煤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5.6.3 氧量对煤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10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105-10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05-106页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06页 |
6.3 关键问题及今后工作展望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作者简历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