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金属管线电磁感应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3 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地下金属管线定位的关键技术 | 第15-23页 |
2.1 电磁感应法 | 第15-17页 |
2.1.1 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2.1.2 长直导线电磁感应强度计算 | 第16-17页 |
2.2 路由定位原理 | 第17-19页 |
2.2.1 极大值法 | 第17-18页 |
2.2.2 极小值法 | 第18-19页 |
2.3 埋深测量原理 | 第19-22页 |
2.3.1 二次差分测深原理 | 第19-20页 |
2.3.2 三次差分测深原理 | 第20-21页 |
2.3.3 70%测深原理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定位技术的方案设计 | 第23-29页 |
3.1 管线位置和走向的定位方案 | 第23-25页 |
3.1.1 水平单线圈定位法 | 第23页 |
3.1.2 竖直单线圈定位法 | 第23页 |
3.1.3 双横线圈定位法 | 第23-24页 |
3.1.4 双竖线圈定位法 | 第24-25页 |
3.2 管线深度的测定方案 | 第25-26页 |
3.2.1 单线圈深度测定法 | 第25-26页 |
3.2.2 双线圈深度测定法 | 第26页 |
3.2.3 三线圈深度测定法 | 第26页 |
3.3 定位方案的选择 | 第26-27页 |
3.4 微弱信号检测 | 第27-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硬件设计 | 第29-39页 |
4.1 电路设计 | 第29-35页 |
4.1.1 信号拾取电路 | 第29-30页 |
4.1.2 信号预放大电路 | 第30页 |
4.1.3 信号调理电路 | 第30-31页 |
4.1.4 电源电路 | 第31-32页 |
4.1.5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 第32-34页 |
4.1.6 控制电路 | 第34页 |
4.1.7 显示驱动电路 | 第34-35页 |
4.2 印制电路板设计 | 第35-37页 |
4.2.1 模拟电路 | 第36页 |
4.2.2 主控电路 | 第36-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5章 软件设计 | 第39-45页 |
5.1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 第39-40页 |
5.2 小波降噪算法 | 第40-42页 |
5.2.1 小波阈值去噪原理 | 第40-41页 |
5.2.2 小波阈值去噪仿真程序 | 第41-42页 |
5.3 定位算法 | 第42-43页 |
5.3.1 左右位置判断算法 | 第42-43页 |
5.3.2 深度测量算法 | 第43页 |
5.4 基于模型设计的DSP实现 | 第43-4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6章 实验与数据分析 | 第45-61页 |
6.1 单条管线测试 | 第45-49页 |
6.2 分组测深实验 | 第49-57页 |
6.3 左右定位实验 | 第57页 |
6.4 电力线干扰测试 | 第57-5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附录A 搭建实验现场 | 第67页 |
附录B 野外实验现场 | 第67-68页 |
附录C 接收机样机外观设计图与实物图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