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临安市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第11-12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3 技术路线第12页
    1.4 研究特色与不足之处第12-14页
2 文献回顾第14-19页
    2.1 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2.1.1 信用风险的概念第14-15页
        2.1.2 信用风险的成因研究第15页
    2.2 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2.2.1 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第15-16页
        2.2.2 信用风险的识别第16页
        2.2.3 信用风险的度量第16-17页
        2.2.4 信用风险的控制第17页
    2.3 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2.4 综合述评第18-19页
3 临安市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第19-26页
    3.1 临安市农村信用社发展概况第19-20页
    3.2 临安市农村信用社贷款情况分析第20-22页
    3.3 临安市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第22-26页
        3.3.1 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第22页
        3.3.2 信用风险的识别第22-24页
        3.3.3 信用风险的度量第24页
        3.3.4 信用风险的控制第24-26页
4 临安市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6-33页
    4.1 临安市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4.1.1 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第26-27页
        4.1.2 信用风险识别不准确第27页
        4.1.3 信用风险度量不科学第27-28页
        4.1.4 信用风险控制不严格第28-29页
    4.2 原因分析第29-33页
        4.2.1 贷款主体方面的原因第29-30页
        4.2.2 贷款对象方面的原因第30-31页
        4.2.3 贷款环境方面的原因第31-33页
5 加强临安市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第33-37页
    5.1 贷款主体方面的对策第33-34页
        5.1.1 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结构第33页
        5.1.2 构建合理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第33-34页
        5.1.3 构建合理的信贷风险补偿制度第34页
    5.2 贷款对象方面的策略第34-36页
        5.2.1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第34-35页
        5.2.2 加强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第35页
        5.2.3 增加对“三农”补贴力度第35-36页
    5.3 贷款环境方面策略第36-37页
        5.3.1 构建起一个优良的贷款信用环境第36页
        5.3.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36页
        5.3.3 减少地方政府的干预第36-37页
6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财务公司设立对中央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诸暨市家庭农场参与农业保险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