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证据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8-30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8-2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8-21页
        1.1.2 研究意义第21-23页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23-24页
        1.2.1 研究对象第23-24页
        1.2.2 研究方法第24页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第24-27页
        1.3.1 研究思路第24-25页
        1.3.2 研究框架第25-27页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7-30页
第二章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第30-52页
    2.1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进第31-40页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理论脉络第31-34页
        2.1.2 区域经济学视角的理论梳理第34-38页
        2.1.3 空间经济学视角的理论进展第38-40页
    2.2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文献梳理第40-46页
        2.2.1 经济空间集聚相关文献第41-43页
        2.2.2 城市规模分布的相关文献第43-44页
        2.2.3 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第44-46页
    2.3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评述第46-52页
        2.3.1 研究视角丰富,但缺乏城市规模分布视角第46-47页
        2.3.2 文献数量众多,但研究的边界仍然需拓展第47-49页
        2.3.3 研究内容多样,但体系性与综合性稍欠缺第49-52页
第三章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第52-76页
    3.1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第53-61页
        3.1.1 向地方分权的威权主义第55-56页
        3.1.2 激励扭曲与地方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首位城市偏好第56-59页
        3.1.3 城市行政级别与资源配置的谈判能力第59-61页
    3.2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运行机理第61-70页
        3.2.1 集聚还是离散:一个基本框架第62-65页
        3.2.2 行政扭曲与城市规模分布演化:来自中国的故事第65-67页
        3.2.3 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绩效差异第67-70页
    3.3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第70-74页
        3.3.1 地租扭曲与“低价工业化”第71-72页
        3.3.2 准入歧视与劳动力价格扭曲第72-73页
        3.3.3 分工抑制、城市规模分布失衡与区域经济增长绩效差异第73-74页
    3.4 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一个历史视角考察第76-120页
    4.1 中国城市分布历史事实及其演进特征第77-89页
        4.1.1 近现代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1840-1949第77-82页
        4.1.2 建国后中国城市分布特征:1949-1978第82-86页
        4.1.3 改革开放后城市分布特征:1978-2015第86-89页
    4.2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变与区域发展战略选择第89-105页
        4.2.1 赶超战略时期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进逻辑:以“一五”计划为例第90-96页
        4.2.2 备战备荒战略时期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以“三线建设”为例第96-100页
        4.2.3 对外开放战略时期中国城市分布特征:以“改革试验区”为例第100-105页
    4.3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化的现状与特征性事实第105-120页
        4.3.1 中国城市GDP规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进第106-113页
        4.3.2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特征第113-117页
        4.3.3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特征性事实第117-120页
第五章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第120-152页
    5.1 引言第120-121页
    5.2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第121-125页
        5.2.1 数据来源第121页
        5.2.2 变量选取第121-124页
        5.2.3 实证策略与方法第124-125页
    5.3 全样本实证检验结果及其解释第125-133页
        5.3.1 城市规模分布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第125-127页
        5.3.2 城市规模分布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检验第127-130页
        5.3.3 首位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再检验第130-133页
    5.4 分样本实证检验结果及其解释第133-149页
        5.4.1 城市规模分布的区域特征第133-135页
        5.4.2 东部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第135-140页
        5.4.3 中西部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第140-145页
        5.4.4 稳健性检验与进一步讨论第145-149页
    5.5 小结第149-152页
第六章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第152-174页
    6.1 引言与问题提出第152-154页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第154-158页
        6.2.1 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第154-156页
        6.2.2 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与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第156-158页
    6.3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实证策略第158-161页
        6.3.1 样本说明与变量选取第158-161页
        6.3.2 数据来源第161页
        6.3.3 实证策略第161页
    6.4 计量结果与稳健性检验第161-171页
        6.4.1 城市规模分布与空间功能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第161-165页
        6.4.2 城市规模分布与空间功能分工的关系的检验第165-168页
        6.4.3 稳健性检验第168-170页
        6.4.4 进一步地讨论第170-171页
    6.5 小结第171-174页
第七章 优化城市规模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增长的政策建议第174-192页
    7.1 优化官员激励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第174-180页
        7.1.1 拓宽政绩考核渠道,形成差异化激励第175-177页
        7.1.2 完善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第177-179页
        7.1.3 规范政府行为边界,构建城市公平增长基础第179-180页
    7.2 完善城市体系规划,引导城市差异竞争第180-185页
        7.2.1 明确首位城市地位,调整首位城市定位第181-182页
        7.2.2 构建城市体系网络,促进城市差异发展第182-184页
        7.2.3 疏通增长扩散机制,优化要素集聚效率第184-185页
    7.3 深化空间功能分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第185-192页
        7.3.1 限制首位城市土地财政补贴,约束首位城市“低价工业化”第186-187页
        7.3.2 强化中小城市软硬件建设,夯实产业集聚的基础条件第187-188页
        7.3.3 构建城市体系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形成空间功能分工第188-192页
第八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92-200页
    8.1 结论第192-195页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95-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06页
致谢第206-21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10-212页
作者简介第212页

论文共2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城融合的机制与效应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下一篇:基于“群众路线”的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供求信息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