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sp~2C-H官能化反应合成含硫化合物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含硫化合物的重要性第9页
    1.2 传统构建C-S键的方法第9-10页
    1.3 sp~2C-H官能化反应构建C-S键的研究进展第10-15页
        1.3.1 钯催化sp~2C-H官能化反应构建C-S键第10-12页
        1.3.2 铑催化sp~2C-H官能化反应构建C-S键第12页
        1.3.3 钌催化sp~2C-H官能化反应构建C-S键第12-13页
        1.3.4 铜催化sp~2C-H官能化反应构建C-S键第13-15页
        1.3.5 其他催化剂催化sp~2C-H官能化反应构建C-S键第15页
    1.4 硕士论文课题的提出第15-16页
第2章 碘催化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第16-53页
    2.1 碘催化芳胺与硫醇构建硫醚类化合物第16-39页
        2.1.1 引言第16-17页
        2.1.2 实验部分第17-22页
            2.1.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7页
            2.1.2.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17-19页
            2.1.2.3 反应底物的扩展第19-22页
            2.1.2.5 反应机理的研究第22页
        2.1.3 小结第22页
        2.1.4 产物的表征第22-39页
    2.2 碘催化苯甲醚与硫醇构建硫醚类化合物第39-53页
        2.2.1 引言第39-40页
        2.2.2 实验部分第40-44页
            2.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0页
            2.2.2.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0-41页
            2.2.2.3 反应底物的扩展第41-43页
            2.2.2.4 反应机理的研究第43-44页
        2.2.3 小结第44页
        2.2.4 产物的表征第44-53页
第3章 非金属体系中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合成第53-90页
    3.1 四乙基溴化铵催化活泼炔与二硫化物合成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第53-72页
        3.1.1 引言第53-54页
        3.1.2 实验部分第54-58页
            3.1.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4页
            3.1.2.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4-56页
            3.1.2.3 反应底物的扩展第56-57页
            3.1.2.4 反应机理的研究第57-58页
        3.1.3 小结第58页
        3.1.4 产物的表征第58-72页
    3.2 碘催化活泼炔与硫醇合成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第72-90页
        3.2.1 引言第72页
        3.2.2 实验部分第72-76页
            3.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72页
            3.2.2.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72-73页
            3.2.2.3 反应底物的扩展第73-75页
            3.2.2.4 反应机理的研究第75-76页
        3.2.3 小结第76页
        3.2.4 产物的表征第76-90页
第4章 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C-3 位选择性硫氰化反应第90-115页
    4.1 引言第90-91页
    4.2 实验部分第91-96页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91-92页
        4.2.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92-93页
        4.2.3 反应底物的扩展第93-95页
        4.2.4 反应机理的研究第95-96页
    4.3 小结第96页
    4.4 产物的表征第96-115页
第5章 铜催化含硫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第115-142页
    5.1 铜催化合成苯并噻吩/咪唑并吡啶类化合物第115-128页
        5.1.1 引言第115-116页
        5.1.2 实验部分第116-121页
            5.1.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16-117页
            5.1.2.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117-118页
            5.1.2.3 反应底物的扩展第118-120页
            5.1.2.4 反应机理的研究第120页
            5.1.2.5 光学性质的测试第120-121页
        5.1.3 小结第121页
        5.1.4 产物的表征第121-128页
    5.2 铜催化邻卤炔酸酯与异腈合成苯并咪唑并噻唑类化合物第128-142页
        5.2.1 引言第128-129页
        5.2.2 实验部分第129-134页
            5.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29-130页
            5.2.2.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130-132页
            5.2.2.3 反应底物的扩展第132-133页
            5.2.2.4 反应机理的研究第133-134页
        5.2.3 小结第134页
        5.2.4 产物的表征第134-142页
结论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银杏叶黄酮检测方法及提取工艺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