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云中的数据同步、备份和恢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私有云 | 第15-16页 |
2.2 iSCSI存储技术 | 第16-17页 |
2.2.1 iSCSI基本介绍 | 第16页 |
2.2.2 iSCSI的工作过程 | 第16-17页 |
2.3 基于浮动IP的双机热备 | 第17-18页 |
2.4 LVM虚拟逻辑卷 | 第18-20页 |
2.4.1 LVM概述 | 第18-19页 |
2.4.2 LVM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第21-44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1-23页 |
3.1.1 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21-22页 |
3.1.2 系统的性能需求 | 第22-23页 |
3.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23-27页 |
3.2.1 总体框架设计 | 第23-25页 |
3.2.2 数据通道设计 | 第25-26页 |
3.2.3 存储单元设计 | 第26-27页 |
3.3 数据同步方案设计 | 第27-32页 |
3.3.1 数据复制协议设计 | 第27-29页 |
3.3.2 内核级同步方法设计 | 第29-30页 |
3.3.3 离线同步功能设计 | 第30-32页 |
3.4 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设计 | 第32-38页 |
3.4.1 模块结构设计 | 第32-34页 |
3.4.2 块级数据差异式复制 | 第34-36页 |
3.4.3 多线程并行处理设计 | 第36-38页 |
3.5 系统智能管理方案设计 | 第38-43页 |
3.5.1 系统状态监测 | 第38-39页 |
3.5.2 LVS集群管理的优化设计 | 第39-41页 |
3.5.3 故障自动检测与处理 | 第41-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4-78页 |
4.1 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54页 |
4.1.1 接口设计 | 第44-49页 |
4.1.2 可视化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52页 |
4.1.3 多任务并发处理 | 第52-54页 |
4.2 心跳模块的实现 | 第54-58页 |
4.2.1 数据结构 | 第55-56页 |
4.2.2 服务端的实现 | 第56页 |
4.2.3 客户端的实现 | 第56-58页 |
4.3 同步模块的实现 | 第58-68页 |
4.3.1 用户空间接口 | 第58-59页 |
4.3.2 配置文件 | 第59-60页 |
4.3.3 内核模块初始化 | 第60-61页 |
4.3.4 用户态与内核态模块之间的通信 | 第61-63页 |
4.3.5 块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63-67页 |
4.3.6 writelog的实现 | 第67-68页 |
4.4 备份与恢复模块的实现 | 第68-74页 |
4.4.1 主要数据结构的实现 | 第68-69页 |
4.4.2 数据复制流程的实现 | 第69-74页 |
4.5 故障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74-77页 |
4.5.1 管理节点失效 | 第74-75页 |
4.5.2 LVS集群节点失效 | 第75页 |
4.5.3 数据控制器节点失效 | 第75-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78-93页 |
5.1 测试方法与指标 | 第78页 |
5.2 测试环境 | 第78-79页 |
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9-91页 |
5.3.1 功能测试 | 第79-86页 |
5.3.2 性能测试 | 第86-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93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