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以谷壳为硅源制备具有纳/微复合结构的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语表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0-12页
        1.1 锂离子电池原理第10-11页
        1.2 锂离子电池特点第11-12页
    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第12-18页
        2.1 电解质第12-14页
        2.2 正极材料第14-15页
        2.3 负极材料第15-18页
    3 硅负极材料第18-24页
    4 本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硅纳米颗粒的制备、表征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26-36页
    1 引言第26-27页
    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7-28页
    3 实验方法第28-31页
        3.1 Si纳米颗粒的制备第28-29页
        3.2 样品表征第29页
        3.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9-31页
    4 结果与讨论第31-35页
        4.1 硅纳米颗粒制备过程第31页
        4.2 结构和形貌表征第31-33页
        4.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3-35页
    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硅/氮掺杂碳/碳纳米管(SI/N-DOPED C/CNT)纳/微复合球的制备、表征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36-54页
    1 引言第36-37页
    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7-39页
    3 实验方法第39-42页
        3.1 Si/N-doped C/CNT(SNCC)纳/微复合球的制备第39页
        3.2 样品表征第39-41页
        3.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42页
    4 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4.1 SNCC球的制备过程第42-43页
        4.2 结构与形貌表征第43-48页
        4.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8-52页
        4.4 循环前后极片形貌对比第52-53页
    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SI/RGO的制备、表征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54-62页
    1 引言第54-55页
    2 试剂与仪器第55-56页
    3 实验方法第56-58页
        3.1 Si/rGO的制备第56页
        3.2 样品表征第56-57页
        3.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7-58页
    4 结果与讨论第58-61页
        4.1 Si/rGO的制备过程第58页
        4.2 结构与形貌表征第58-60页
        4.3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60-61页
    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附录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由不同晶型Fe2O3制备LiFePO4/C正极材料工艺研究
下一篇: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