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 1.4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2章 建模相关理论 | 第15-29页 |
| 2.1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 | 第15-18页 |
| 2.2 影像拼接 | 第18-22页 |
| 2.2.1 SIFT算法 | 第19-20页 |
| 2.2.2 SURF算法 | 第20-22页 |
| 2.2.3 ASIFT算法 | 第22页 |
| 2.3 运动恢复结构算法 | 第22-23页 |
| 2.4 点云滤波 | 第23-29页 |
| 2.4.1 常用方法简介 | 第24-25页 |
| 2.4.2 基于Axelsson改进的迭代加密三角网的算法 | 第25-29页 |
| 第3章 建模数据 | 第29-40页 |
| 3.1 传统测量数据 | 第29-30页 |
| 3.2 影像数据 | 第30-32页 |
| 3.2.1 遥感影像 | 第30-31页 |
| 3.2.2 无人机影像 | 第31-32页 |
| 3.3 激光扫描数据 | 第32-38页 |
| 3.3.1 激光扫描系统 | 第32-33页 |
| 3.3.2 激光扫描数据 | 第33-38页 |
| 3.4 数据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 第4章 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 | 第40-49页 |
| 4.1 基于三维建模平台的建筑物模型构建 | 第40-43页 |
| 4.1.1 常用三维建模软件简介 | 第40-42页 |
| 4.1.2 传统测量数据建模 | 第42-43页 |
| 4.2 基于影像建模 | 第43-46页 |
| 4.2.1 单张影像建模简述 | 第43-44页 |
| 4.2.2 无人机影像建模 | 第44-45页 |
| 4.2.3 高重叠度影像建模 | 第45-46页 |
| 4.3 基于机载点云数据建模 | 第46-49页 |
| 4.3.1 基于机载点云数据建模的一般流程 | 第46-47页 |
| 4.3.2 机载点云数据建模 | 第47-49页 |
| 第5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9-67页 |
| 5.1 数据说明 | 第49-51页 |
| 5.2 传统测量数据建模 | 第51-53页 |
| 5.2.1 获取建筑物轮廓 | 第51页 |
| 5.2.2 创建初始模型 | 第51-52页 |
| 5.2.3 细化模型结构 | 第52页 |
| 5.2.4 模型贴图 | 第52-53页 |
| 5.3 高重叠度影像建模 | 第53-56页 |
| 5.3.1 点云生成及匹配 | 第53-55页 |
| 5.3.2 赋予纹理生成模型 | 第55-56页 |
| 5.4 机载点云数据建模 | 第56-62页 |
| 5.4.1 点云分类 | 第56-60页 |
| 5.4.2 建筑物轮廓矢量化及模型生成 | 第60-62页 |
| 5.5 建模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 5.5.1 建模效率 | 第62-64页 |
| 5.5.2 自动化程度 | 第64页 |
| 5.5.3 模型逼真度 | 第64-65页 |
| 5.5.4 掌握难度 | 第65页 |
| 5.5.5 适用对象 | 第65-6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6.1 总结 | 第67页 |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