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朝鲜淫羊藿生品与炮制品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附图第11-19页
第一章 淫羊藿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炮制研究进展第19-42页
    1.1 前言第19-20页
    1.2 淫羊藿属植物资源分布第20-24页
        1.2.1 淫羊藿属植物形态第20页
        1.2.2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地区分布第20-23页
        1.2.3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第23-24页
    1.3 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第24-34页
        1.3.1 黄酮类成分第24-33页
        1.3.2 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第33-34页
    1.4 淫羊藿属植物的生物学活性第34-39页
        1.4.1 对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第35-36页
        1.4.2 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第36页
        1.4.3 雌、雄性激素作用第36-37页
        1.4.4 对骨新陈代谢的影响第37页
        1.4.5 抗肿瘤活性第37-38页
        1.4.6 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第38-39页
        1.4.7 抗炎和抗病菌活性第39页
    1.5 淫羊藿的炮制第39-42页
        1.5.1 炮制对淫羊藿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第40-41页
        1.5.2 炮制对淫羊藿药理活性影响研究第41-42页
第二章 朝鲜淫羊藿炮制品正丁醇相的化学成分研究第42-85页
    2.1 前言第42-44页
    2.2 实验部分第44-51页
        2.2.1 仪器和材料第44页
        2.2.2 植物来源第44-45页
        2.2.3 实验方法第45-48页
        2.2.4 实验结果第48-51页
    2.3 结构鉴定第51-76页
        2.3.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第51-60页
        2.3.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60-76页
    2.4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第76-85页
第三章 朝鲜淫羊藿生品乙酸乙酯相的化学成分研究第85-110页
    3.1 前言第85-87页
    3.2 实验部分第87-93页
        3.2.1 仪器和材料第87页
        3.2.2 植物来源第87-88页
        3.2.3 实验方法第88-91页
        3.2.4 实验结果第91-93页
    3.3 结构鉴定第93-105页
        3.3.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93-95页
        3.3.2 已知合物结构鉴定第95-105页
    3.4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第105-110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110-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6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目录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博落回有效成分血根碱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初探
下一篇:川芎嗪对肠粘连防治作用及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