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治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16页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6-22页
    1.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1.1.1 土地财政第16页
        1.1.2 新型城镇化第16-17页
        1.1.3 土地出让收入第17页
        1.1.4 地方投融资平台第17-18页
    1.2 理论基础第18-22页
        1.2.1 治理理论第18-19页
        1.2.2 财政分权理论第19-20页
        1.2.3 科斯制度经济学理论第20-22页
2 我国土地财政现状及与城镇化的关系分析第22-39页
    2.1 土地财政的形成与发展第22-26页
        2.1.1 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第22页
        2.1.2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第22-24页
        2.1.3 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第24-26页
    2.2 土地财政发展现状第26-32页
        2.2.1 当前土地财政规模第26-31页
        2.2.2 当前土地市场构成第31页
        2.2.3 土地财政正面效应分析第31-32页
    2.3 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筹资方式与土地财政第32-39页
        2.3.1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资金需求规模第32-34页
        2.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财政资金筹集方式第34-36页
        2.3.3 城镇化水平与土地财政关系实证分析第36-39页
3 土地财政问题表现及成因分析第39-44页
    3.1 土地财政问题表现第39-40页
        3.1.1 诱发财政和金融风险,抑制地方可持续发展第39页
        3.1.2 寻租及土地腐败案件频发第39-40页
        3.1.3 加剧房价过快上涨第40页
        3.1.4 刺激社会冲突,恶化收入分配第40页
    3.2 土地财政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0-44页
        3.2.1 分税制财税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第40-42页
        3.2.2 城市大跃进背景下,城镇化建设中资金压力和用地需求第42页
        3.2.3 地方政府间的激烈竞争第42-43页
        3.2.4 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方面处于垄断地位第43-44页
4 土地财政治理方案总体框架与分项方案设计第44-51页
    4.1 治理方案总体框架设计第44-46页
        4.1.1 治理方案设计理念第44页
        4.1.2 治理方案设计框架第44-46页
    4.2 分项治理方案设计第46-51页
        4.2.1 地方主体税种的设计第46-48页
        4.2.2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结构设计第48-49页
        4.2.3 地方债券制度设计第49-50页
        4.2.4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主体设计第50-51页
5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1-55页
    5.1 基本结论第51页
    5.2 土地财政问题治理对策第51-55页
        5.2.1 改革土地制度第51-52页
        5.2.2 培育地方税主体税种,完善地方税体系第52页
        5.2.3 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52-53页
        5.2.4 健全地方债券制度,放宽地方政府的发债权第53页
        5.2.5 创新城市公用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主体第53-55页
结束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农户加入农机合作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选择--以河南省息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