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

隧道洞口施工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3页
        1.2.1 隧道洞口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第11-18页
        1.2.2 隧道洞口施工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第18-23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二章 隧道洞口失稳机理与破坏模式研究第26-43页
    2.1 概述第26页
    2.2 隧道洞口稳定主要影响因素第26-29页
        2.2.1 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影响第26-27页
        2.2.2 岩体结构与性质影响第27页
        2.2.3 地应力影响第27页
        2.2.4 施工扰动影响第27-28页
        2.2.5 其他因素影响第28-29页
    2.3 隧道洞口失稳机理研究第29-34页
    2.4 隧道洞口破坏模式研究第34-39页
        2.4.1 隧道洞口破坏模式原理研究第35页
        2.4.2 隧道洞口破坏模式分类研究第35-39页
    2.5 隧道洞口稳定性判据研究第39-41页
        2.5.1 隧道洞口监测点沉降过程研究第39-40页
        2.5.2 隧道洞口稳定性判定第40-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隧道洞口稳定性影响分析和控制技术研究第43-70页
    3.1 概述第43页
    3.2 计算模型第43-46页
    3.3 不同施工方法对隧道洞口稳定性影响研究第46-54页
        3.3.1 隧道洞口岩层应力分析第48-49页
        3.3.2 隧道洞口位移变化分析第49-53页
        3.3.3 隧道洞口稳定性评价第53-54页
    3.4 不同埋深对隧道洞口稳定性影响研究第54-60页
        3.4.1 隧道洞口岩层应力分析第54-55页
        3.4.2 隧道洞口位移变化分析第55-59页
        3.4.3 隧道洞口稳定性评价第59-60页
    3.5 不同边坡坡度对隧道洞口稳定性影响研究第60-65页
        3.5.1 隧道洞口岩层应力分析第60-61页
        3.5.2 隧道洞口位移变化分析第61-64页
        3.5.3 隧道洞口稳定性评价第64-65页
    3.6 隧道洞口防护措施研究第65-69页
        3.6.1 隧道洞口防护措施分析第66-67页
        3.6.2 各沉降阶段出现破坏的处置措施第67-69页
    3.7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隧道洞口稳定性监测技术研究第70-79页
    4.1 概述第70页
    4.2 隧道洞口监控量测第70-75页
        4.2.1 隧道洞口现场监测的研究第70-73页
        4.2.2 监测等级的划分第73-74页
        4.2.3 断面和测点设置分析第74-75页
    4.3 洞口变形监测报警指标分析第75-78页
        4.3.1 报警指标的确定第75-77页
        4.3.2 工程实例第77-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第79-84页
    5.1 工程概况第79页
    5.2 隧道洞口段稳定性分析第79-81页
        5.2.1 建立计算模型第79-80页
        5.2.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0-81页
    5.3 隧道洞口稳定评价第81页
    5.4 隧道洞口稳定性处置措施第81-82页
        5.4.1 截水和排水第82页
        5.4.2 锚固支挡第82页
        5.4.3 明洞结构加固第82页
        5.4.4 进洞方案第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6.1 结论第84页
    6.2 展望第84-86页
致谢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2O的河北国大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及路径优化研究
下一篇:沥青热再生剂的研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