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桂林市养老保障社会化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10页
一、导论第10-17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2-15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 关于养老保障社会化中政府责任的研究第13-14页
   (2) 关于社会保障模式的研究第14-15页
 (三) 研究价值与创新第15页
 (四) 研究框架第15-16页
 (五)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养老保障社会化的理论与现实逻辑第17-26页
 (一) 养老保障社会化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1、养老保障第17-18页
  2、养老保障社会化第18页
 (二) 养老保障社会化的理论逻辑第18-22页
  1、福利多元主义第18-19页
  2、公共物品理论第19-20页
  3、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灵理论第20-21页
  4、治理理论第21-22页
 (三) 养老保障社会化的现实依据第22-24页
  1、人口老龄化现状迫切呼唤推行养老保障社会化第22页
  2、老年人口家庭模式迫切呼唤养老保障社会化第22-23页
  3、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迫切呼唤养老保障社会化第23页
  4、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第23-24页
 (四) 推行养老保障社会化的意义第24-26页
  1、推行养老保障社会化有助于缓解中年人的生活负担第24-25页
  2、推行养老保障社会化有助于合理分配政府财政,缓解资金压力第25页
  3、推行养老保障社会化有助于更好利用社会资源第25页
  4、推行养老社会化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第25页
  5、有利于推动社区和公民组织的完善第25页
  6、有利于推动敬老事业,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促进利益表达第25-26页
三、桂林市养老保障社会化的现状分析第26-44页
 (一) 衡量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第26页
 (二) 桂林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第26-27页
 (三) 桂林市养老保障社会化取得的成效第27-39页
  1、关于调研情况的简要说明第27页
  2、桂林市原有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3、桂林市养老保障社会化的实践探索第29-39页
 (四) 面临的障碍或问题第39-42页
  1、资金不足是最核心的问题第39-40页
  2、缺少专业的人才队伍第40页
  3、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各界支持较少,参与意识不足第40-41页
  4、民间资本的困境第41页
  5、社会福利工作运作机制不健全第41页
  6、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第41-42页
 (五)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42-44页
  1、桂林市自身的财力不足第42页
  2、地方政府官员重视GDP而忽视了养老保障建设第42-43页
  3、政府对社会的管制导致第三部门数量不足第43页
  4、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能力不高,影响社区养老功能的发挥第43-44页
四、国外养老保障社会化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第44-49页
 (一) 美国第44-45页
  1、美国之公民参与养老第44页
  2、美国之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第44-45页
  3、美国之机构养老第45页
 (二) 英国第45-46页
  1、英国之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第45页
  2、英国之公民参与养老第45-46页
 (三) 日本第46-47页
  1、日本之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第46-47页
  2、日本之公民参与养老第47页
 (四) 启示第47-49页
  1、政府在财政上的大力支持第47-48页
  2、老年人社团的话语权高第48页
  3、公民参与广泛第48页
  4、多元化的服务主体第48-49页
五、完善桂林市养老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对策建议第49-54页
 (一) 加快实现政府转型,加大财政投入第49页
 (二)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第49-50页
 (三) 加大宣传,发展公民社会,提高社会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第50-51页
 (四) 完善养老保障社会化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第51页
 (五) 健全社会福利工作运行机制第51-52页
 (六) 引入竞争机制,加强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率的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第52-53页
 (七) 加强政策鼓励和扶持第53-54页
结语第54-55页
注释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62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桂林农村回族养老问题研究--以两个回族村落为例
下一篇:论我国现代公共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