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1-22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4页 |
| 1.2 国内外波浪能发电技术进展 | 第14-19页 |
| 1.2.1 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技术 | 第14-16页 |
| 1.2.2 截止式波浪能发电技术 | 第16-18页 |
| 1.2.3 消耗式波浪能发电技术 | 第18-19页 |
| 1.3 筏式波浪能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2 微幅波理论 | 第22-30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波浪运动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 第22-25页 |
| 2.2.1 基本方程 | 第22-24页 |
| 2.2.2 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 2.3 二维小振幅波的速度势 | 第25-27页 |
| 2.4 波浪流体质点的运动特性 | 第27-2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新型筏式波浪能发电平台的总体设计与波浪力计算 | 第30-40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海上波浪能发电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30-33页 |
| 3.2.1 主要设计功能 | 第30-31页 |
| 3.2.2 平台构建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 3.2.3 基本结构设计 | 第32-33页 |
| 3.3 海况的选择 | 第33-34页 |
| 3.4 弗汝德-克雷洛夫假定 | 第34-36页 |
| 3.5 单元工作浮筒的波浪力(弗汝德-克雷洛夫力)求解 | 第36-3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俘能装置的受力分析与动力学研究 | 第40-53页 |
| 4.1 引言 | 第40页 |
| 4.2 单元工作浮筒的运动理论基础 | 第40-44页 |
| 4.2.1 坐标系的选取和运动量描述 | 第40-42页 |
| 4.2.2 工作浮筒在波浪场中的受力分析 | 第42-44页 |
| 4.3 单元工作浮筒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 第44-48页 |
| 4.4 工作浮筒起伏位移和吃水深度的计算 | 第48-5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基于CFD的俘能装置水动力特性分析 | 第53-66页 |
| 5.1 引言 | 第53页 |
| 5.2 STAR-CCM+软件及相关功能介绍 | 第53-54页 |
| 5.2.1 STAR-CCM+软件简介 | 第53-54页 |
| 5.2.2 STAR-CCM+运动模拟简介 | 第54页 |
| 5.3 基于STAR-CCM+的俘能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54-64页 |
| 5.3.1 仿真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 第54-55页 |
| 5.3.2 计算参数与工况条件设置 | 第55-57页 |
| 5.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7-64页 |
| 5.4 俘能装置理论计算解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 | 第64-6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6.1 工作总结 | 第66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