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狩猎、野生动物驯养论文--各种野生动物驯养论文--药用动物论文

我国麝类动物养殖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我国药用动物资源保护及产业总体现状第11-16页
   ·麝类生物学特征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第16-20页
     ·我国麝类动物分布情况第17-18页
     ·麝类资源保护现状第18-19页
     ·麝类养殖业发展现状第19-20页
   ·本研究的焦点及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麝类动物生物学特征与种群繁育的关系探讨第21-28页
   ·麝类繁育的两个目标第21-22页
   ·麝类生物学特征与种群繁育关系第22-28页
     ·形态学特征第22-23页
     ·行为学特征第23-24页
     ·生理学特征第24-25页
     ·遗传学特征第25-26页
     ·营养学特征第26-28页
   ·结论第28页
第三章 麝类养殖方式及改善途径的研究第28-38页
   ·调查地点和时间第29页
   ·研究方法第29-30页
   ·结果和分析第30-34页
     ·林麝饲养圈舍的构筑要素及类型划分第30-31页
     ·林麝饲养圈舍的类型归类第31-32页
     ·林麝饲养圈舍的利弊分析第32-34页
   ·讨论第34-37页
     ·休息室大小/布局、保温、地面基质第34-35页
     ·运动场地的面积、复杂度、地面基质第35-36页
     ·半散养模式第36-37页
   ·结论第37-38页
第四章 我国麝类养殖业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第38-46页
   ·麝养殖种群建立及发展阶段第38-39页
   ·麝养殖种群的现状第39-41页
     ·养殖种群的地域分布及数量第39-40页
     ·养殖麝的种群结构第40-41页
     ·麝养殖模式及养殖场规模第41-42页
     ·养殖模式第41-42页
     ·养殖场规模第42页
   ·我国麝类养殖业的制约因子分析第42-44页
     ·麝养殖种源管理薄弱,种质资源保护有待加强第42页
     ·麝养殖场技术力量缺乏,繁殖目的和目标不明确第42-43页
     ·理顺麝香定价的机制,形成产业投入的动力第43页
     ·研讨麝养殖业的产业理念,建立多方联动的机制第43-44页
   ·结论第44-46页
第五章 我国麝类“封山育麝”的科学理念及构思第46-59页
   ·狭义的“封山育麝”理念及构思第46-52页
     ·科学理念和原则第46-47页
     ·狭义“封山育麝”区域的遴选条件第47-48页
     ·狭义“封山育麝”设施的构思第48-51页
     ·“封山育麝”的科技支撑构思第51-52页
   ·广义的“封山育麝”理念及构思第52-57页
     ·科学理念和原则第52页
     ·广义的“封山育麝”区域的遴选条件第52-55页
     ·广义“封山育麝”设施的构思第55-56页
     ·“封山育麝”的科技支撑构思第56-57页
   ·讨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个人简介第67-68页
导师简介第68-69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图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法研究
下一篇:北京低山风景区残次林评价与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