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PPP模式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风险预警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1.1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兴起的背景第12页
        1.1.2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兴起的背景第12-13页
        1.1.3 PPP模式下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面临的问题及风险第13-15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创新点第19-20页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第20-41页
    2.1 地下综合管廊第20-22页
        2.1.1 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第20-21页
        2.1.2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第21-22页
    2.2 全寿命周期理论第22-25页
        2.2.1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第22-24页
        2.2.2 PPP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界定第24-25页
    2.3 风险预警理论第25-27页
        2.3.1 风险预警第25页
        2.3.2 风险预警系统的逻辑流程第25-26页
        2.3.3 风险预警系统的模块构成第26-27页
    2.4 PPP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综述第27-39页
        2.4.1 PPP项目风险识别研究综述第27-37页
        2.4.2 PPP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综述第37-39页
    2.5 借鉴与启示第39-41页
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识别与分析第41-74页
    3.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全寿命周期阶段分析第41-43页
    3.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风险特征第43-45页
    3.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识别的内容和过程第45-46页
    3.4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全寿命周期初始风险因素确定第46-63页
        3.4.1 项目决策阶段风险第46-49页
        3.4.2 项目融资阶段风险第49-51页
        3.4.3 项目设计阶段风险第51-54页
        3.4.4 项目建设阶段风险第54-57页
        3.4.5 项目特许运营阶段风险第57-61页
        3.4.6 项目非特许运营阶段风险第61-62页
        3.4.7 初始风险因素确定第62-63页
    3.5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全寿命周期改进风险因素确定第63-69页
        3.5.1 头脑风暴对初始风险因素的修订第63-68页
        3.5.2 改进后的风险因素确定第68-69页
    3.6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全寿命周期最终风险因素确定第69-74页
        3.6.1 访谈调研对改进风险因素的修订第69-72页
        3.6.2 最终风险因素确定第72-74页
4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预警分析第74-88页
    4.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第74-76页
        4.1.1 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74-75页
        4.1.2 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第75-76页
    4.2 风险预警评价方法的选择第76-80页
        4.2.1 预警评价方法的应用基础第76-78页
        4.2.2 预警评价方法的应用思路第78-80页
    4.3 风险预警评价模型构建第80-85页
        4.3.1 消除专家的偏好第80-81页
        4.3.2 风险预警指标的加权融合处理第81-83页
        4.3.3 物元模型评价步骤第83-85页
        4.3.4 风险预警信号确定第85页
    4.4 风险预警结果应对第85-88页
        4.4.1 对不同风险等级项目整体的应对处理第86-87页
        4.4.2 对不同权重指标的应对处理第87-88页
5 实例分析第88-102页
    5.1 项目基本情况第88-89页
    5.2 项目风险预警分析第89-99页
        5.2.1 确定指标和权重语言价值第89-90页
        5.2.2 确定各专家权重第90-91页
        5.2.3 风险预警指标的定量化处理第91-94页
        5.2.4 物元分析第94-99页
    5.3 项目预警结果应对第99-10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6.1 结论第102-103页
    6.2 展望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0页
附录A第110-131页
附录B第131-134页
作者简介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下一篇:钨酸铋/石墨烯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传感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