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调制理论论文

非递归连续相位调制技术的研究与FPGA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4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4-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25页
    1.1 数字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第19-22页
        1.1.1 数字通信系统第19-20页
        1.1.2 数字调制技术概述第20-21页
        1.1.3 编码调制技术第21-22页
    1.2 连续相位调制技术简介第22-24页
        1.2.1 连续相位调制技术的应用第22页
        1.2.2 连续相位调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22-23页
        1.2.3 课题研究背景第23-2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第24-25页
第二章 连续相位调制第25-45页
    2.1 CPM的基本概念第25-31页
        2.1.1 CPM的定义第25-26页
        2.1.2 CPM常用的频率脉冲和相位脉冲波形第26-28页
        2.1.3 CPM的状态描述第28-31页
    2.2 递归和非递归分解模型第31-38页
        2.2.1 CPM的物理倾斜相位网格第31-33页
        2.2.2 无记忆调制器MM第33-35页
        2.2.3 递归连续相位编码器第35页
        2.2.4 非递归连续相位编码器第35-38页
    2.3 CPM的解调算法研究第38-41页
        2.3.1 非相干解调算法第38-40页
        2.3.2 相干解调算法第40-41页
    2.4 性能仿真与分析第41-44页
    2.5 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非完备信道下LDPC-NRCPM级联系统的研究第45-65页
    3.1 LDPC-NRCPM级联系统第45-49页
        3.1.1 系统模型第45-46页
        3.1.2 数据帧格式第46页
        3.1.3 LDPC-CPM级联系统的性能评估第46-49页
    3.2 载波频偏对CPM解调性能的影响第49-53页
        3.2.1 多普勒频移第49-51页
        3.2.2 载波频偏对LDPC-NRCPM系统的影响第51-53页
    3.3 基于频偏补偿的解调算法第53-56页
        3.3.1 ML频偏估计算法第53-54页
        3.3.2 频偏补偿后的系统性能第54-56页
    3.4 多径效应对LDPC-NRCPM级联系统的影响第56-60页
        3.4.1 多径效应第56-57页
        3.4.2 多径信道响应第57-58页
        3.4.3 系统抗多径性能第58-60页
    3.5 基于MMSE均衡的LDPC-NRCPM级联系统第60-63页
        3.5.1 MMSE均衡原理第60-62页
        3.5.2 均衡之后的系统性能第62-63页
    3.6 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非递归CPM调制器及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第65-85页
    4.1 非递归CPM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第65-70页
        4.1.1 非递归CPM调制器的设计结构第65-67页
        4.1.2 具体模块设计第67-69页
        4.1.3 非递归CPM调制器的实现结果第69-70页
    4.2 非递归CPM解调器的设计第70-81页
        4.2.1 非递归CPM解调器总体设计结构第70-72页
        4.2.2 时序控制模块第72-73页
        4.2.3 存储单元设计第73-74页
        4.2.4 分支度量计算模块第74-77页
        4.2.5 前向和后向度量计算模块第77-79页
        4.2.6 解调软信息模块第79-81页
    4.3 非递归CPM解调器的实现第81-83页
        4.3.1 量化后性能图第81-82页
        4.3.2 时序仿真第82页
        4.3.3 硬件实现结果第82-83页
    4.4 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93页
作者简介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低秩稀疏模型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下一篇:基于虚拟机自省的虚拟环境安全机制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