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背景意义第9-11页
        1.1.1 地震灾害对我国影响综述第9页
        1.1.2 抗震加固对我国现有建筑安全性能的重要意义第9-11页
    1.2 抗震加固技术国内外发展第11-13页
        1.2.1 国外抗震加固技术的发展状况第11页
        1.2.2 我国抗震加固技术的发展状况第11-12页
        1.2.3 消能减震技术的发展第12-1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加固技术研究分析第15-25页
    2.1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加固常用技术第15-19页
        2.1.1 传统抗震加固技术第15-17页
        2.1.2 新型抗震加固技术第17-18页
        2.1.3 传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与新型抗震加固技术的对比分析第18-19页
    2.2 消能减震技术详述第19-24页
        2.2.1 结构耗能减震技术概念及耗能原理第19-20页
        2.2.2 结构耗能减震技术的特点第20页
        2.2.3 消能减震装置第20-24页
    2.3 本章小节第24-25页
第三章 粘滞阻尼器的计算模型及分析方法第25-35页
    3.1 增设粘滞阻尼器的设计方法第25-26页
    3.2 粘滞阻尼器工作原理及计算模型第26-30页
        3.2.1 工作原理第26页
        3.2.2 粘滞阻尼器的力学计算模型第26-29页
        3.2.3 本文所采用的的计算模型第29-30页
    3.3 粘滞阻尼器的安装方式及布置模型第30-33页
        3.3.1 阻尼器的安装方式第30-32页
        3.3.2 关于阻尼器的布置模型第32-33页
    3.4 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第33-34页
        3.4.1 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动方程第33-34页
        3.4.2 输入地震波的选择第34页
    3.5 本章小节第34-35页
第四章 工程实例应用第35-57页
    4.1 工程概况第35-37页
    4.2 原结构结构地震反应下极限状态分析第37-43页
        4.2.1 原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第37-42页
        4.2.2 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析第42页
        4.2.3 分析结果第42-43页
    4.3 加固方案选取第43-44页
    4.4 粘滞阻尼器的安装方式与布置方案分析第44-49页
        4.4.1 粘滞阻尼器的安装方式对比分析第44-46页
        4.4.2 安装方式对比分析结果第46页
        4.4.3 粘滞阻尼器布置方案对比分析与型号选择第46-49页
    4.5 粘滞阻尼器的加固效果评估第49-52页
        4.5.1 地震波选取第49-50页
        4.5.2 Y向El Centro波多遇地震下时程分析减震结果第50-52页
    4.6 施工安装及竣工验收第52-55页
        4.6.1 施工安装第52-54页
        4.6.2 阻尼器的日常维护第54-55页
    4.7 本章小节第55-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5.1 结论第57页
    5.2 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作者简介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砌体结构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理论分析
下一篇:孪生异形建筑风致干扰效应的分析研究